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3:27:56

晓昀 发表于 2018-12-8 11:37
这个软管是控制电缆的护套管吗?

是的
这个工装弄得我很是头疼。。。

去缸活塞泵 发表于 2018-12-8 13:29:01

既然要自动化了,说明产量非常大,为啥不对原件进行改进呢?波纹管定制成洗衣机上水管那样的直头连接,盒子上的伸出部分也伸出多一点。
美国人为了实现番茄自动采摘,研究了厚皮番茄。为了水果机械化采摘,矮化了果树。
想实现自动化,不能完全照搬人工那一套,思路也要改变才行

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3:38:05

去缸活塞泵 发表于 2018-12-8 13:29
既然要自动化了,说明产量非常大,为啥不对原件进行改进呢?波纹管定制成洗衣机上水管那样的直头连接,盒子 ...

你这说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最终的决策权不在我这里呀。而且现有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很大一批了,是比较成熟的产品样式了,部门内部有通过工装提高工人安装效率的想法,自然是要根据现有产品来进行设计的,而且在做出手动工装验证通过后,对效率有比较大的提高之后才会考虑半自动化、自动化的设备投入的。
当然你的建议,我会在部门内部提出来讨论的,谢谢你了。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8 13:42:38

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1:21
1.软管不是成卷的,软管长度大概在600mm,软管的固定方式暂时的想法是:人工把需要安装的一端放在固定的 ...

工况:大外径12mm的波纹管推入三四个波纹,管长600mm。

我的想法:

1)必须一边转一边推入。-- 这样才能使那一节一节的“坎儿”轻松迈过“粗脑袋”,而且插入部分不会有多大的内应力。

    推荐方案:做一个类似成型模具一样的腔体,一分二,装折页。腔体大内径小于11mm(这得自己看波纹管的软硬来决定了),小内径还是10mm,大概做三四节的长度就行了。

   打开腔体,放入波纹管,前端露出插入长度再加一节。
   锁上腔体,边旋转边推入。

   (旋转方法:把腔体的一半固定在叉子前端,使墙体的轴线和驱动轴轴线一致就行。)

2)老大,波纹管的裁切,也太那个啥,难看了吧。
   做上面说的腔体时,一次性做长点儿两三节,拿回来线切割出来两三节的长度,做分切夹具。
    分切位置应该平整,而且应该在凹进去最深的地方。那个地方,最容易涨开,还可起到导向作用。

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4:17:01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8-12-8 13:42
工况:大外径12mm的波纹管推入三四个波纹,管长600mm。

我的想法:


导向+固定腔体如果按照大内径11mm、小内径10mm的尺寸只做一段的话,估计不行,因为在盒体上面伸出部分的凸起是大于10mm的,如果只做一段的话,工装会把软管卡死,在装配时无法推进去的。

所以我的想法是把工装腔体分为两部分,前段腔体的作用是导向,把软管固定住,在安装的时候不至于左右晃动,后段腔体按照11/10mm的尺寸把软管卡主,然后无论是旋转还是推动把软管套到盒体上。

按照这个思路的难点就是又回到最初我提到的问题了:
1.软管距离盒体突出部分间隙太小了,我不知道什么材质或者什么形式的工装可以保证稳定,间隙只有5mm不到。
2.在工装分为两段的前提下,前面的腔体只是起到导向的作用,无法对软管进行限位,在安装过程中软管前端会收缩,在推动2个腔体往前走的过程中,前面的导向腔体碰到盒体的时候,软管处于压缩状态,也许软管并没有安装到位,最后还需要人工把软管在捋一下,造成工序的浪费了。如何减少这个步骤我暂时还没有想到办法。以上两点就是我目前感觉这个工装比较难解决的地方了。

0377zjp 发表于 2018-12-8 14:45:31

本帖最后由 0377zjp 于 2018-12-8 14:49 编辑

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4:17
导向+固定腔体如果按照大内径11mm、小内径10mm的尺寸只做一段的话,估计不行,因为在盒体上面伸出部分的 ...
放一个传感器来感应波管是否推进到位,若不到位必定处于压缩状态,那么可以增加一个旋进的动作

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5:21:00

0377zjp 发表于 2018-12-8 14:45
放一个传感器来感应波管是否推进到位,若不到位必定处于压缩状态,那么可以增加一个旋进的动作

旋进动作如何实现呢,前端的导向夹具是通透的,没办法设计成凹槽的,无法卡进波纹管的波谷里呀。

晓昀 发表于 2018-12-8 15:51:55

yu913638054 发表于 2018-12-8 13:27
是的
这个工装弄得我很是头疼。。。

需要先把电缆从传感器盒子里穿出来,再把套上护套管吧?

向宏 发表于 2018-12-8 16:08:26

夹软管的钳口按软管凸楞尺寸制作会可靠些

qsx96151 发表于 2018-12-8 17:01:21

用气缸上下加紧后压入。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设计如下产品的手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