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宏 发表于 2018-11-5 22:17:40

其中整个循环线的循环体就是用滚子链链接起来的夹具,因为夹具要经过高温烘烤隧道,所以,夹紧力不能采用弹簧(弹簧在室温和200多度高温之间转换,弹力会很快失效),只能依靠重力夹紧,所以利用了两个重锤重力作为夹紧动力。

设备第二个构思重点就是工字芯上下面选择:就是要把有接线引脚插入盲孔一端朝一个方向,在这里,利用有、无盲孔的端面对风的阻力差异,用风束吹落的方法实现的。

设备的第三个构思重点就是n形引脚的自动成型机构,是采用纯机械联动方式讲送丝、定长切断、压型、定型、送出和插入等动作联动完成。采用多槽凸轮驱动完成,凸轮每转一周,所有动作完成一个循环。

设备的第四个构思重点是出料机械手,所需完成的动作:深入夹具、抓住工件、提起、转位、放入成品容器。在这里采用的是电磁拾取头抓去,用一个带有曲线槽的套筒与普通气缸驱动摆臂升降和摆动

这才做出了一套便宜的让用户以为我是骗子的设备。

设计周期是一秒,日本人说,当时做的最快的日本同类设备是1.2秒。这也是他把我当骗子的原因之一。



liuxiaoran 发表于 2018-11-5 23:33:58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18-11-5 23:42 编辑

这不是细致
这是能力和积累

就好像我在某著名美汽,老百姓老老觉得美国人粗燥,德国日本细致。

这个世界上的大制造公司没有粗躁,而是能力不足,没有细致,而是牛逼。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名族细致多少,当年英国制造牛逼的时候德国制造就很粗躁。等你最牛逼了,自然也就细致了

就好像干净一样,有钱久了,自然就干净了……

liuxiaoran 发表于 2018-11-5 23:43:36

向宏 发表于 2018-11-5 22:50
设计周期是一秒,日本人说,当时做的最快的日本同类设备是1.2秒。这也是他把我当骗子的原因之一。

为国争光,鼓掌

向宏 发表于 2018-11-5 23:46:13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向宏 发表于 2018-11-6 00:44:01

欢迎愿意深入的大侠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向宏 发表于 2018-11-6 09:04:51

|liuxiaoran发表于 11-05 23:33<i class="pstatus">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18-11-5 23:42 编辑 </i><br>
<br>
这不是细致<br>
这是能力和积累<br>
<br>
就好像我在某著名美汽,老百姓老老觉得美国人粗燥,德国日本细致。<br>
<br>
这个世界上的大制造公司没有粗躁,而是能力不足,没有细致,而是牛逼。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名族细致多少,当年英国制造牛逼的时候德国制造就很粗躁。等你最牛逼了,自然也就细致了<br>
<br>
就好像干净一样,有钱久了,自然就干净了……<br>
谢谢大侠指正,

ysxiangab 发表于 2018-11-6 09:23:33

日本人细致是真没办法比较

向宏 发表于 2018-11-6 12:19:14

|ysxiangab发表于 11-06 09:23日本人细致是真没办法比较可以学习

wayyhlp 发表于 2018-11-6 12:56:35

云南振丰 发表于 2018-11-5 09:06
领导别激动,有人58块钱买块劳力士,我有什么办法!

抛开这里你想说的内涵,我想说的是,马云在偷换概念,大家说假货多,不是说花几十块买的劳力士是假的,而是说花了几万买到的是假的。

精密设备陈工 发表于 2018-11-6 13:33:16

精密设备陈工 发表于 2018-11-4 12:55
我就在日资设备公司从事机械设计工作,产品主要是继电器,一般都是流水线
从客户需求,前期方案,到中期设 ...

我看到过的公司现场正在使用的自动流水线有30多年前设计的,小停机都很少。
说的小停机就是在1两分钟内可以解决的小课题。
设备基本是24小时运转,除了国庆和春节。
可想而知日本的设计和验收有多牛逼,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较真了。
说实话,作为中国人,从骨子里是学习不到这个的。
设备公司运作是个系统工程,在中国就算一个人完全学会并坚持使用日本的做事方式,但是到了公司还是推进不了的。
他们的民族就是这样,小孩子讲规矩,整洁干净,不给别人填麻烦,这种精神是从小就培养的。
和我共事的一个日本设计人员就因为自己的不严谨打错了一个孔,在组装的时候很羞愧地给现地安装人员道歉!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人的认真劲儿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