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第一站 发表于 2018-8-22 23:22:17

负债超2亿,拖欠工资,公司倒闭-都是跨界惹的祸

本帖最后由 未来第一站 于 2018-8-22 23:22 编辑

8月13日,新三板公司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盛隆)正式宣布倒闭。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2o3zxssldxlpdr6dr.jpeg(7月,代理商在莱盛隆门口维权)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4raawua0an6w50dwu.jpeg(网传莱盛隆公告)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4rv2awalnw22clrro.jpeg另据芯智讯援引网友的爆料,莱盛隆在此次宣布正式放弃经营之前已累计负债2.007亿元。其中,拖欠银行贷款3670万元(用5套房子抵押),小额贷款1.39亿元,供应商2200万元,员工工资300万元。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5qehbufzf555e3ff5.jpeg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吃惊不小。在新三板,被提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公司并不少,实际已经停止经营的公司也有,但这类公司一般收入较低且持续下降。公开资料显示,莱盛隆成立于2007年1月,总公司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拥有自己的大型工业园,有员工500多名,是一家中等规模,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而其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在保护膜、充电器及蓝牙耳机等手机配件上做的不错,继而成为了魅族、努比亚等手机厂家的供货商。奈何,几年的打拼,让莱盛隆对手机配件行业愈加地不满意。竞争激烈,利润又不高,赚的都是辛苦钱。于是,莱盛隆想到了玩“跨界”。彼时,无人机市场正值风口之上,大疆的风光更是让很多企业蠢蠢欲动。莱盛隆便是其中一员。不过,为了错开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已展现出的锋芒,识趣的莱盛隆选择了植保(诸如撒农药、撒种子)无人机方向。中国是农业大国,但目前的植保却仍以人工加手动、电动喷雾机这样的半机械化装备为主。对比之下,日本的航空植保覆盖率却达到了50%左右。也就是说,无人机在中国农业产业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诱人的,且该领域才起步,新来者有着非常大的“弯道超车”机会。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5p4tbeh1evvibeev7.jpeg正是看到了这些,莱盛隆对植保无人机寄予了厚望,并一步步把业务重心转移到了该领域。2015年,莱盛隆分别在广东、河南、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区设有现代化厂房,装机生产线多达十条。2016年7月,莱盛隆正式成立无人机事业部。2017年,又更进一步,成立了无人机学院。而凭借着首创的大载重植保无人机,莱盛隆在该领域也开始初有成绩。2017年财报显示,其无人机服务费收入金额约75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达到7.2%。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5jj3pj9q983jtu2z3.jpeg三可惜,这样的势头并没有维持太久。这两年,想在植保无人机行业分羹的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家A股上市公司打出植保无人机的概念。此外,新三板上同样有10多家公司涉及植保无人机相关业务。残酷的竞争限制了植保无人机在价格上做文章的空间!不仅如此,无人机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而技术的突破则依赖与研发投入。但莱盛隆只是家规模中等的企业,自身根本没有实力往里面持续砸钱,外加未受到资本的青睐,不曾从外部融到过资,于是,在发展无人机的三年内,莱盛隆只能通过频繁的股权质押来获得流动资金。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5ubw8un1f1cl4znc1.jpeg资金的紧张直接反映在了研发的质量上,进入2018年,其“植保无人机”被频繁爆出炸机、坠落、失控等事故。今年7月7日,因为购买的莱盛隆无人机频繁“炸机”,莱盛隆无人机东北地区代理商魏华东等,千里迢迢来到莱盛隆位于东莞市凤岗镇的公司门口拉起横幅,称公司涉嫌虚假宣传。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5ttt34cc0v39tt9c5.jpeg(莱盛隆代理商签名要求退机)公司当时表示,无人机在东北三省出现问题,主要是未能适应东北气候条件,并称会安排与代理商见面。7月9日19时,莱盛隆股东会议结束,给魏华东等人回复称,公司决定按照每台无人机售价的一半进行赔偿,各代理商手中样机可自行销毁,无需返厂。不过,由于代理商均为原价购买无人机,在厂家研发失败的情况下,仅按照售价的一半赔偿,这个解决办法并未获得魏华东等人同意。7月25日,有莱盛隆无人机东北地区用户告诉记者,莱盛隆原本答应于当天给黑龙江各代理商100%退款,但一直未能兑现。直到8月13日,莱盛隆赫然贴出一纸公告,宣布放弃经营。而截至该公告贴出,莱盛隆也并未向此前答应退款的部分用户退款。就这样,本想借着无人机东风更上一层楼的莱盛隆,结果却是让十几年苦心经营的结果毁于一旦。四莱盛隆并不是个例!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青睐于“跳跃式发展”。它们将自原有的产业与技术几乎弃之不顾,一门心思直扑完全不了解新领域。殊不知,你能看到的潜力,别的企业同样也看在了眼里。于是,大家一窝蜂的全都涌入,行业蓝海瞬间厮杀成了红海。这种情况下,作为新手,既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资金、技术、人才也不是特别出众的话,那么又凭什么就能幸运的从中活下来?!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22/231535kvb3wwy9vgv9zzbg.jpeg在各种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企业能够发展壮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竞争力,便热衷于多元化经验也可以理解,只是,不是所有的风口都可以去追,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否则,别人的跨界是创新,而你的跨界却是玩命 !

龙李 发表于 2018-8-23 06:18:34

要是他能上a股,也不会死这么快,中国的股市就是提供这种企业敢跨界,玩概念的温床,圈了钱就乱玩,完全不对投资者负责任的现象。就像一个突然暴富的人,很快就把花光。

破碎重组 发表于 2018-8-23 06:25:00

所以呢想,楼主,好好搞机械,不要有非分之想

专业酱油男 发表于 2018-8-23 08:15:33

转行跨界有风险,算是典型的反面例子了。

悠然的旧时光 发表于 2018-8-23 08:27:48

公主的心,丫鬟的命。

threetigher 发表于 2018-8-23 08:42:54

公司的死穴在于,急功近利,
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没有完备的测试改进,就匆匆忙忙推向市场,
铺得太快,死得也太快。
应该重点针对东北展开业务,形成地区头牌,
然后融资,扩展到山东,河南,新疆等农业大省。

andriycike 发表于 2018-8-23 08:50:17

现在看来只有跨到房地产行业才稳赚不赔

lvshuiwuyou 发表于 2018-8-23 09:19:50

跨界没毛病,可是没有核心技术,钻不透这个行业就要慎入

一展刀锋 发表于 2018-8-23 09:23:57

threetigher 发表于 2018-8-23 08:42
公司的死穴在于,急功近利,
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没有完备的测试改进,就匆匆忙忙推向市场,
铺得太快, ...

像你这么想的,一般都没开成公司...

爱上夏天 发表于 2018-8-23 09:32:43

跨业打劫,利弊可见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负债超2亿,拖欠工资,公司倒闭-都是跨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