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锥度
2)垂直差
3)基准面表面光洁度
3)被侧面表面光洁度
4)工件或标准件的椭圆
经过测量,标准件的锥度比工件的锥度小两微米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用另外一台经过校对的仪表与前面的那台机械表测量,用环规对表,得到的工件的再现性误差和标准件的再现性误差都很小?
非常奇怪,要是标准件有问题,应该都对不上啊? 测点高度不对应和仪表测力不同会引起误差。
还有调整仪表的时候,除了180度两个测脚外的另一个90测脚,如果安装不正确,也会有误差造成的。
再有,把测脚的圆球合金都换成新的,原理楼主应该知道吧。
顺便问一句,楼主是做轴承的吗?
[ 本帖最后由 凡人一个 于 2008-2-28 16:36 编辑 ] 仪表的侧头高度一致,都校对过了
feifei2003大侠:
我们的轴承内环内径是圆柱形孔,锥度公差要求10微米
但工件和标准件的锥度差为3微米 测头高度一致的话问题很难判断了。单从锥度影响来判断和附表中所列数据有矛盾的地方。从表中列出的数据看两台的测量值都不应该正常使用,而是需要加一个补偿,具体补偿数值为用更高精度方法测量的零件直径与该台设备检测的直径差值(前提是线性没问题,从已有的数据看两台的线性比较一致),即每次读数的时候都要在显示值得结果上再加一个数值作为正确的测量结果。 估计是标准件与被测工件之间的除尺寸以外的差异造成的,比如表面粗糙度、形状位置度等。和检测位置、测头磨损量及测量系统的误差关系都不是太大。请查找标准件与被测工件之间的差异。另外我认为有时候用专门购买的标准件还没用一个被测工件标定后作为标准件用的效果好,因为你用的测量方式是比较测量,标准件与被测工件的状态应尽量一致,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类似你所遇到的烦恼。呵呵!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LYF"大侠说的有道理,但是还是有些现象难以解释。
我把我的实验及自己分析的过程写下来,大家请多指教
呵呵,太大了,发不出来,我还是用附件方式贴上来吧,大家麻烦打开看看
回复“凡人一个”大侠,我是做轴承的,是07届应届毕业生
谢谢 从你们的测量点半径来看表面粗糙度影响可以去掉, 其他慢慢分析,太乱了,眼都晕了
回复 17# 的帖子
自己也有些晕,因为这个越找原因越复杂,绕来绕去,相互纠缠着,很奇怪,很有趣的问题,呵呵 呵呵!越是困惑、迷惑、困难、彷徨的时候,也越是离成功、真理越近的时候!大侠们,努力吧......我们前年就遇到与楼主相类似的问题,我们当时设计了一种专用的量具,并且订制了标准件,可检测结果就是对不上,误差10um左右,最后没辙就是按我上面说的方法自制了一个标准件,没想到很好用。呵呵!有时候不必追求过程的细节,结果好就行了呗!你们说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