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工 发表于 2008-2-13 13:41:16

华为人如何管理时间

华为人如何管理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在摩尔定律盛行的IT界,人们更多关注能否跑赢时间,但是防止时间的无意义消耗更为关键。

上一次走进小宁的房间,已经是2年以前的事了,那时的他还是个标准的理工科学生——从他以前那乱七八糟的房间你就可以知道这点。然而士别2载,不仅房间整理得有条不紊,房间主人——用了2年时间也从一个普通技术员晋升为华为中层管理者。
“在华为工作的这段时间,你觉得是什么影响你最深?”《IT时代周刊》记者问道。
“肯定是我刚到华为时接受的那次培训,培训主题是‘时间管理’,是它完全改变了我的行为法则。”小宁一边说一边打开随身的笔记本。

界定“时间管理”的2大误区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界定问题。华为时间管理培训的第一部分,就是让受训者清楚了解时间管理的2大误区:
误区一:工作缺乏计划
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大量的时间浪费来源于工作缺乏计划,比如:
l 没有考虑工作的可并行性,结果使并行的工作以串行的形式进行;
l 没有考虑工作的后续性,结果工作做了一半,就发现有外部因素限制只能搁置;
l 没有考虑对工作方法的选择,结果长期用低效率高耗时的方法工作。
误区二:不会适时说“不”
在小宁的笔记里,有句话非常醒目——“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华为人认为,人们组织工作不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会拒绝,这特别容易发生在热情洋溢的新人身上。新人往往为了表现自己,往往把来自于各方的请托都一一不假思索的接受下来,但这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但量力而行地说“不”,对己对人都是一种负责。首先,自己不能胜任请托的工作,不仅徒费时间,还会对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碍。同时,无论是工作延误还是效果无法达标,都会打乱请托人的时间安排,结果“双输”。
所以华为一向强调,接到别人的请托,不要急于说“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质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体与请托人协调,在必要的时刻,要敢于说“不”。

掌握“时间管理”的4大法宝
虽然有道“成功地界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困境还是不会改变。据小宁介绍,华为对于时间管理有4大法宝:
法宝一:以SMART为导向的华为目标原则
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目标原则不单单是有目标,而且是要让目标达到SMART标准,这里SMART标准是指:
n 具体的(Specific)。这是指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比如,目标“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华为人”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但目标“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就算得上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了。
n 可衡量的(Measurable)。这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上面这个“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目标,它就对应着许多量化的指标——出勤、业务量等。
n 可达到的(Attainable)。这里“可达到的”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小宁说:“一般人在这点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实后者也相当重要。目标经常达不到的确会让人沮丧,但同时得注意: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也会让人失去斗志。”
n 相关的(Relevant)。这里的“相关的”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关,而不是简单的“白日梦”。
n 基于时间的(Time-based)。“基于时间”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指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在这一点上,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不但要确定最终目标的完成时间,还要设立多个小时间段上的“时间里程牌”,以便进行工作进度的监控。
法宝二:关注第二象限的华为四象限原则
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事件分成4类(即建立一个二维四象限的指标体系),它们分别是:
第一类是“重要且紧迫”的事件,例如:处理危机、完成有期限压力的工作等。
第二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件,例如:防患于未然的改善、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发展新机会、长期工作规划、有效的休闲。
第三类是“不重要但紧迫”的事件,例如:不速之客、某些电话、会议、信件。
第四类是“不重要且不紧迫”的事件,更直接的来说是“浪费时间”的事件,例如: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收看毫无价值的电视节目等。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第三象限的收缩和第四象限的舍弃是众所周知的时间管理方式,但在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的处理上,人们却往往不那么明智——很多人是关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这将会使人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经常忙于收拾残局和处理危机,这很容易使人精疲力竭,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工作。
小宁告诉记者:“我在进华为之前,以及在华为的初期,也是一个关注于第一象限事件的人。那时候感觉很糟,天天加班,而且工作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后来我转换了关注的方向,发现整个感觉都改变了。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的事本来就是互通的,第二象限的扩大会使第一象限的事件减少。而且处理时由于时间比较充足,效果都会比较好。人也更有自信了。”
法宝三:赶跑时间第一大盗的华为韵律原则
日本专业的统计数据指出:“人们一般每8 分钟会收到1 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 次,或者说每天50-60 次。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 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 小时,也就是约50%。其中80%(约3 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同时人被打扰后重拾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总共每天大约就是2.5小时。”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每天因打扰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约为5.5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算,这占了工作时间的68.7%。
华为也明显认识到这一点,在小宁笔记本的页头,赫然用红笔写道“打扰是第一时间大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提出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法则——“韵律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韵律,具体的方法包括:对于无意义的打扰电话要学会礼貌的挂断,要多用打扰性不强的沟通方式(如email),要适当的与上司沟通减少来自上司的打扰等;二是要与别人的韵律相协调,具体的方法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访对方,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等。
法宝四:执着于流程优化的华为精简原则
“崔西定律”是指:“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 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25,所以必须要简化工作流程。”
小宁就是标准的“崔西定律”的拥护者,无论对于个人工作的流量,还是部门的工作流量,他都是“能省就省”。“我现在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图,每一次能去掉一个多余的环节,就少了一个工作延误的可能,这里意味着大量时间的节省。这2年来,我去掉的各种多余工作环节达70个,粗略评估了一下,这里省下的时间高达3000多个小时,也就是120多天啊。”小宁翻开一张又一张的工作流程图,自豪而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

“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这是现代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的名言,追求自我突破的华为人不但听懂了而且做到了。那么,您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 发表于 2008-2-26 11:27:15

很好,很受启发。xiexie

鸭绿江 发表于 2008-2-26 12:08:15

谢谢!受用了。:D

蓄势待发 发表于 2008-2-27 15:16:11

华为员工自杀事件,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了,而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许多人因为工作、生活、学习、情感等各种压力而困惑不已?

是心态问题?还是压力问题?或者真的是这个社会竟争太激烈,适者生存?

2008年2月26日13:25分,成都华为研发中心(天府软件园)一员工从四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13:30分 120赶到后放弃了抢救。我们在华为紧邻的楼上亲眼目睹了该事件的全过程,待会将会传上图片。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已经有两位员工自杀,一位员工跳楼,一位上吊,还有一位是累死的,我写这条消息的时候手都在颤抖。看着惨烈的场面,一位同事说,刚才我还在比较我们两家设备的优劣,看在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生命的代价,合同让给他们算了,他们为此付出了太多。

对于在B7楼华为工作的新员工**来说也许是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天,中午13点26分,纵身从四楼跳落,当场死亡.对于华为这是第37位非正常死亡的员工.逝者已矣,但,为什么又是华为? 《华为真相》里,任正非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失败了,我只有跳楼。(注:在一次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沉静地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言语间充满了悲壮)一个企业的文化,可能真的要影响一个群体,一个在一个圈子里待太久的人,很多时候想法可能真的就跳不出去吧。半小时前,成都市天府软件园B7栋华为大楼又有一条年轻生命陨落。现在pol.ice已经赶到,并且和华为的秘书将围观人群阻挡在几十米之外。

柴工 发表于 2008-2-28 00:39:07

华为公司员工合计有5万人左右了,每个人性格秉性都不一样,有开朗的也有忧郁的,再加上工作压力确实较大,所以极个别的会走极端。但大部分员工都为成为华为人的一员而骄傲,就凭这一点华为值得尊敬!!!

依旧天蓝-peterd 发表于 2012-7-31 11:13:01

支持华为!

mqswl 发表于 2012-7-31 11:27:21

观念是好观念,把华为两个字替换成**,就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hyczt 发表于 2012-7-31 12:13:45

要好好工作\也要好好生活

hzhfjpt 发表于 2012-8-1 20:54:21

方法是好方法,完全照做,人的神经未免会绷得太紧。
读书笔记
一,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做事要有计划,遇事要选择做与不做
三,四大法宝
一是目标要现实且具体。二是主抓第二象限,就是按步就班做事,防患未然。三是避免打扰中断。四是精简流程

hzhfjpt 发表于 2012-8-1 20:54:41

方法是好方法,完全照做,人的神经未免会绷得太紧。
读书笔记
一,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做事要有计划,遇事要选择做与不做
三,四大法宝
一是目标要现实且具体。二是主抓第二象限,就是按步就班做事,防患未然。三是避免打扰中断。四是精简流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为人如何管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