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得不敬畏的人,我那十年磨一剑的同事
我在机械行业的一个小企业工作。九零年,工厂效益不错,一个同事(我的电大同学)辞职去深圳谋事,全厂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九三年,企业不景气已露端倪,一般人觉察不到,少数人具有敏感的超前意识,当机立断,利用各种关系跳进了事业单位。大多数人在厂里混着。产业景况持续低迷,下岗乃大势所趋。这时候,我才明白我的同事是多么高伟,走在时代的前列。八十年代,厂里上班松闲,技术科的人整天谈天说地,清茶一杯。人们永远没想到:将来大多数人会没有班上。在乐园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只有这个同事与众不同,整天埋头于书籍图样,书籍是从图书馆借来的,设计产品和许多工资。为分析一个零件的受力,他画了多张图。每一张装配图、零件图都堪称完美。
他是技术科公认的人材。可是,他永远有旺盛的学习心,不在原地停留。他知道今日是人材,不代表明日也是人材。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期许,不断接受新东西,游刃于机械图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期成为好的设计人员,更好的设计人员,最好的设计人员。厂里产品简单、单一,没有他的发展空间。在大家开心地吃大锅饭的时候,他离开厂子。
他是不是独一无二呢?对比审查,是。那个年代,他不虚掷光阴。人家不学技术,他学;人家不钻研技术,他钻;人家不会设计,他会。
时光飞逝。隔了十年,我应聘到私企工作。这是一家生产机床的企业,意外地见到这个同事。人家经过自己多年的打磨雕琢,机械行业的诸般武艺样样精通,早成为设计人才,而且是无可比拟的。机械设计数数控机床设计最复杂。工夫,天才,都得有。他的每一次主设计都迅速转化为产品。老板深知,事求人,遇上这样的人才必得爱惜。必得!离了他,企业转不起来。老板给其高薪,并予以特别尊重;技术上,他说了算。同事干得爽,一气干了七年。他好似一座金山,随手捧出来的都是金子,给企业带来莫大的财富。
南京地区私企工资不高。可是,他的工资超高。我认为实属正常。商品的价格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商品本身的价值,一个是商品的稀缺性。一个人在职场也受类似两个因素影响。仅仅受到欢迎是不够的,必须还有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和价值。 显浅而又深刻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最好能够请他到社区来。 佩服.
这就叫人才!
另外提一下,数控机床不是最复杂,而是最简单.因为数控机床的很多关键部件都是采购的,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善于选择合适的部件是关键.数控机床的附加值在于针对具体运用的软件开发上.拿进口磨床为例,光看硬件,凸轮轴的主轴径磨床和凸轮磨床基本差别不大,但价格差的天远.为什么? 二十一世纪什么东西最贵?。。。。。。人才!
有时可能无法用简单的工资与付出衡量, 不管什么事情,不给你做或者你不去做那你永远也不会做。敢于去想,敢于去尝试,那怕是失败,也是财富。
我发现!
我发现中国机械社区是每个“机械人”的乐园,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可以结交许多集技术和智慧于一身的良师!因此我倡议:每一位社友,有空的时候把同学,同事,同伴以及同志们都“拉拢”来,开个百家争鸣的盛会!OK?:) 这是以前的帖子,翻了出来。
这样的人才,才是我们技术人员的榜样,没有点狠劲儿,怎么能立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