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日渐成熟
新华网天津12月16日电16日上午,京津城际铁路跨天津市新开路立交桥桥头铺下最后一根钢轨,顺利实现全线贯通。这标志着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城际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胜利,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如期投入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时速300公里的城际铁路。该工程连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线路全长120公里。工程建成后,北京、天津间火车全程直达运行仅需30分钟,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对加快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工程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8年初进入综合调试阶段,北京奥运会前正式开通并投入运营。
京津城际铁路由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既有京山线南侧向东,过亦庄工业园区、永乐新城至天津杨村后,沿既有京山线北侧至天津站。其中86%为桥梁工程,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等5座车站。
据悉,京津城际铁路首次大面积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首次采用500米长钢轨工地焊接施工工艺,跨区间进行长大无缝线路铺设,主要结构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线下结构与无砟轨道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对接。特别是工程采用的无砟轨道技术,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具有线路寿命长、维护周期长、粉尘污染少、噪音低的特点,技术含量、质量要求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该工程全线顺利铺通,标志着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对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城际快速客运网。
目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进展顺利,随着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等一批客运专线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快捷、舒适、方便的铁路运输服务,显著提升人们的旅行生活质量。
新华网快讯:我国首条时速300公里的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16日10时30分全线铺通。这条铁路将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运营,届时北京到天津仅需30分钟 还是国家有钱了好啊,什么时候把铁路修得又快又好,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就有福了. 看看我国的高铁规划:) 各种不同的高铁机车,不断更新中
[ 本帖最后由 yuan6238 于 2008-4-17 19:58 编辑 ] 我国将研制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
[ 本帖最后由 yuan6238 于 2008-4-17 20:10 编辑 ]
温家宝宣布京沪高铁全线开工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18日全面开工建设。这条高速铁路将由中国自主建设,连接北京和上海两个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直辖市。计划5年后建成,届时输送能力将达到单向每年8000万人次,时间将由现在的约10小时缩短到5小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了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
京沪高速铁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2209.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
京沪铁路通道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个省、直辖市,连接中国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这四省三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沿线客货运输需求旺盛,在这一通道修建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十分必要。”中国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说。
他介绍说,这一工程建成后,京沪铁路通道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行,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通道运输能力长期紧张的状况,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供质量更高、更丰富的客运服务,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既有的京沪铁路是一条百年老线,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客运需求无法满足。2007年,既有的京沪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4782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6277万吨公里,分别为中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2倍和2.1倍,处于极度饱和状态。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在京沪铁路通道上实现客货分线运输,使京沪高速铁路年单向旅客输送能力达8000万人次,既有京沪线年货物输送能力达1亿吨以上,将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铁路通道‘瓶颈’制约问题。”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技术方面,卢春房介绍说,京沪高速铁路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开展系统集成,利用国内技术建设基础工程,技术装备全部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
“近年来,中国围绕高速铁路技术完成了400多项科研试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武汉至广州等客运专线的建设,积累了高等级铁路建设经验。”他说。
作为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试验段的京津城际铁路,目前已经全线铺通,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前投入运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铁路掌握了时速300公里和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经过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自主技术体系。这些都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提供了技术支撑。
“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将提升我国铁路现代化整体水平,并带动机械、电子、材料、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卢春房说。
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工作历时10余年,经过了长期筹划和准备。2006年2月,中国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议书。2007年8月,国务院第190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第205次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修京沪高铁有4重大意义
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既有的京沪铁路是一条百年老线,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客运需求无法满足,尤其是春运、暑运、黄金周更是“一票难求”;货物运输请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近年来,通过电气化和提速改造后,这条线路的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挖潜已达到极限。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行,可以大大提高通道内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运力保证。
二是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综合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使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铁路与其它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优势互补,提供质量更高、更丰富的客运服务,满足旅客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
三是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可以发挥节约土地、能源以及污染较小、安全性好等比较优势,降低全社会的运输成本,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是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世界高速铁路经过40多年发展,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按照最新世界高速铁路的统计,目前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共一万多公里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世界各国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达一万公里以上,规划的高速铁路有2万多公里。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将提升铁路现代化整体水平,并带动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也完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车我坐过
确实挺快的
叫和谐号,英文名称CRH
可是,我却听到这样的传言:CRH是“耻辱号”的缩写
上面主要零部件并不是MADE IN CHINA而是MADE IN 其他国家
而且开通高速列车国家是赔钱的,该车一年的维护费用高的惊人
而票价根本没办法维持这些费用
了解的兄弟姐妹们都来说说这些传闻是否属实:) 局部属实,现状里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两天我在做一个测量方案,看到图纸心里很不是滋味,是CRH的几种车轮,日本人设计的,难道大家会相信我们的技术连车轮的几何尺寸都不能够设计吗?委托我的人是受另一个单位的委托,到我这里已经不知道是第几道了
温家宝出席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
我们亲爱的温总理,:handshake :handshak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