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hucom123 发表于 2007-11-18 19:17:21

通用汽油机的市场前景

通用汽油机的市场前景,从国内几大企业来说还是非常好的,林海,,宗伸,嘉灵,力帆,隆鑫,这些老牌摩帮都在加大在通机产品的开发,,

luhucom123 发表于 2007-11-18 19:22:35

通机,即通用动力机械的简称,是一种适用性非常广泛的热动力机械,其制造技术、工艺与摩托车如一母同胞的"兄弟",就其技术含量和制造工艺而言,较后者还要简单。通用动力机械在国际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主要是为帮助人们在户外无电源的情况下,实现生产、生活自动化和生活便利。通用动力机械行业起源于欧美;二战后在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通用动力机械行业才有不到十年的历史。

  通用动力机械产品主要包括:31马力以下功率的各类小型汽油发动机(主要供通用动力的终端产品使用)、园林机械、商用草坪护理设备、高尔夫场地护理设备、汽油机手持设备、小型农业机械、水泵、建筑机械、高压清洗机、发电机组等。

  1.通机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

  通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属于成熟期产品,发展了上百年历史,市场比较稳定,需要量也较大。以美国为例,美国2.8亿人口,65%拥有自己的住房,家庭用草坪园林机械、铲雪机、油锯等小型动力机械销售量较大。汽油机是通机产品的主要零部件。据统计,我国通用汽油机的销量80%以上供出口的,而且年均增长率也在50%以上,目前我国小型通用汽油机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

  通用动力机械的终端产品主要市场和生产厂家均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据全美户外通机行业协会(OPEL)的统计,目前全美的户外通机产品总销售量约1,700万台,加上发电机组。高压清洗机、船外机等,估计全美通机终端产品为3,000万台,全球通机终端产品为5,000万台。

  根据全美户外通机行业协会的统计,综合分析大型国际性通机公司如B&S(百力通)、本田公司等的情况,可知全球通机市场正处于增量稳定、持续发展阶段,市场区域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占据全球市场的70%-80%,销售渠道以代理、大卖场、专业销售店为主。全球主要的发动机生产厂商为B&S公司(其汽油发动机销量居全球之首)、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其汽油发动机的产品品质居全球首位)、科勒公司(其汽油发动机销量居北美销量前三)和TECUMSEH公司(其汽油发动机是B&S在欧洲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从以上主要的发动机生产厂家来看,国际市场领导者都独立研发和生产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大型国际性通机公司为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都在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在低成本国家设厂,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产品,以新产品相对高的利润去拉动新的市场需求。这给我国通机企业特别是在品质、研发和管理上较成熟的国内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通机行业在中国发展才仅仅十年,发展处于加速增长的爆发期

  通机行业在中国发展才仅仅十年,但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主要以仿"本田"及"雅马哈"通用发动机相关动力终端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单缸通用汽油机的产量2001年以前一直徘徊在40~60万台之间,出口量只有十几万台。自2001年开始,我国单缸通用汽油机的产销发生了巨大变化,产量、出口量增长迅速,品种也不断增多,并自2003年起扭转了外贸逆差的局面。

  我国通机产品的主要优势是价格优势,低廉的价格是我国发动机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我国通用汽油机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平均低于美国同类产品的30~40%,同类发动机日本平均比我国售价高出2/3以上。另外,按单台出口额计算,我国平均约为65美元,而日本3马力以下通机约为65美元、3马力以上通机约为278美元,平均178美元,高出我国产品100多美元。

  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通机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需求逐年扩大,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农业产业化和"节能减排"政策方略的提出都将为通机产品提供巨大商机和极大的增长空间。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今天,小型耕作机以价格低、操作简单而成为农户耕作机械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数十个属于医疗、电信、电视广播、银行、证券交易所、科研机构、信息中心、政府机要部门等特殊和重要单位,需要救急备用电源,其对流动作业、部队通信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由于电力近几年紧张、限电措施骤增了许多用户,需求量不低于40万台;再考虑到矿山、石油、地质等,估计我国对小型发电机组的年需求量不低于80万台。此外据有关专家预测小型排灌机械年需求量不低于50万台。特别是作为小型耕作机、小型发电机组、小型水泵机组、机动喷雾器、割晒机、机动脱粒机、园艺动力机械、油锯等工业型动力机械、娱乐设施及小型船用动力的重要动力源--小型通用汽油机,更有着较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二、重庆打造世界通机基地,宗申优势得天独厚

  重庆市地处中国西部,是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更是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竞争优势。重庆正在倾力成为"中国摩托车之都和世界摩托车名城"、"西部最大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全国一流的支持汽车摩托车发展和向全球供货的汽摩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打造"世界通机制造基地"。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入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为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通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重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通机的发展,先后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并且把通机产业列为重庆市继摩托车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重庆凭借雄厚的汽车摩托车及加工制造业基础,使通机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机产业已初具规模,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超亿美元,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同时,通机制造业配套体系正逐渐完善和提高,为实现通机产业跨越式发展,重庆市已全面启动"建设世界通机制造、出口基地"的战略规划。世界几大通机巨头如百力通早已落户重庆;原嘉陵本田合资公司为生产摩托车产品,后本田增持股份,成为大股东,现专门生产本田通机产品,出口国外;德国科勒公司(70%)与银翔集团(30%)合作成立的重庆科勒银翔有限公司也正式落户重庆。加上本地的宗申通机、力帆通机和隆鑫通机等一大批企业。重庆已初步形成了国际级的通用机械制造基地。

  重庆政府对通机产业的规划是争取到2010年产销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 %,建成"世界通机制造基地"的雏形。未来重庆通机企业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比例将逐渐达到八成左右,而较高的产品质量也将为这些企业带来相对丰厚的回报。宗申、力帆、隆鑫等一批老牌摩企在国际通机行业的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为避免通机重蹈当年摩托车"杀价"覆辙,市有关部门组织企业成立了行业协会,通过企业自律、行业互律方式进行自我保护。由于大多数重庆通机制造企业经历过摩托车市场残酷竞争的"洗礼",因此在上马通机项目时,他们无一例外地把质量和差异化视为"生存大计"。

  此次由增发注入宗申动力的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经历7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通用动力机械生产企业,宗申通机已具备了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每年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5-30余款并且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产品质量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公司拥有德国RWTUV国际公司颁发的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并通过有关产品的GS、CE、EPA、CARB等相关论证。产品80%以上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设立了遍及全国的售后服务站和特约售后维修中心,为市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宗申通机与美国MTD公司签订了大量的代工协议,MTD工程师常驻工厂,为其质量把关。近年来通机公司产品销售量保持高速增长,从2002年的5万台增长到2006年的104万台,今年通机业务预计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通机公司产品销往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在全国同行业中产销量排名第一。

  宗申通机的竞争优势除了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设备先进、成品质量控制水平高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三个突出优势:一是管理层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业务能力;二是公司具有广泛的销售渠道;三是享受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15%的所得税率至2010年)。

  三、宗申动力借助通机成功转型

  宗申动力通过此次定向增发,使通机公司75%的股权进入到上市公司,这无疑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也让公司完成了一次巨大转型。公司不再是一家传统摩托车发动机企业,并非我们认为的"摩托车股",而应该是一只"新型动力股",专注于动力机械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而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行业准入门槛也就高,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正如宗申动力总裁董事长左宗申所说:"在整个价值链中,动力源产品是各种动力机械的心脏,在动力机械中的重要性相当于计算机的芯片"。

  我们认为,公司通过代工比亚乔(全球踏板车鼻祖企业)、顺利承接MTD(美国最大园林机械制造商),已经完成业务和经营模式的双重转型,巨大的代工空间将保证五到十年的高速增长。

  常言道:"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我们可以预期,在国内国外需求两旺的大好形势下,通机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风光无限,作为享有得天独厚之优势的宗申动力定会在通机注入后而再造辉煌!

盛夏的果实01 发表于 2009-10-22 14:08:08

但愿说的是真的!!

JASON.FANG 发表于 2011-11-13 21:08:51

确实是真的,宗申靠通机发展得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用汽油机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