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设计中,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本帖最后由 李灿1991 于 2016-5-28 09:02 编辑由于车螺纹时,没法清根,然后留下退刀槽。或者车去一部分的螺纹肉,让出清根部分。我现在觉得这两种方式是都可以。但是那种方式好点呢,请大侠指教。 退刀槽是“通配”,图示第一种是“单配” wo103838 发表于 2016-5-28 09:08
退刀槽是“通配”,图示第一种是“单配”
我是想向大家请教一下,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确实还是退刀槽用的比较多。
第一图在螺纹紧固时候能改善螺杆疲劳损坏倾向...
第二图用的多一些,我认为轴比孔好做... 轴的好加工一些 与楼上同感 2楼已经讲了,退刀槽是通配,第二种是单配;第二种主要考虑你那内螺纹工件加工工艺,如果是退刀槽则应考虑退刀槽部分轴的强度 zhangzongyu0802 发表于 2016-5-28 09:31
轴的好加工一些
轴的退刀槽加工是不是要换一次刀,上图那个孔的加工不用吧。
轴应该是好加工的 楼上说的都对,我再补充点。
一般情况下,注意,一般情况,螺纹配合的失效形式设计成螺杆扭断或拉断。因为螺杆通常是标准件,或者轴好加工。而内螺纹除去螺母外,通常都是在工件表面。内螺纹损坏的话修复困难。所以设计中人为的降低外螺纹的强度。退刀槽在槽根部有应力集中,强度较低。
但有种大圆角的细腰螺栓,缓和了螺栓头和螺栓杆的刚度变化,能够提高疲劳强度。
图一的结构我认为加工起来有困难。外螺纹其实还有一段螺纹收尾是不能用的,可能相比退刀槽结构,螺纹长度要短一些。
不对的欢迎指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