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f63 发表于 2016-5-18 14:16:12

不急乍行呢,呵呵
看到别人挣大钱,买大房,开豪车……。倍儿有面子。那当然急哪。
急才有动力,才能要求上进。
问题是,心中急,却不想化大力气去一步一步赶,读书多苦哪。再说读了这个,谁知道将来能不能用着,最好直接简单地发财了。
结果就是,当有银子掉到你眼前时,拿不动哪。呵呵

张小刚 发表于 2016-5-18 14:21:46

哈哈,就是这个理儿

纵马大漠 发表于 2016-5-18 14:25:48

你20岁,想一想你25岁什么样子? 这期间有5年,什么基础都打实了,空气动力学许多公式能背下来,因为5年很长的,

你24、5的时候,想你27、8的时候,这期间有3年,想学什么,都学好了,真到你27、8 的时候,因为内心已经‘有底了’,就敢站世界大公司面前讲一个计算,因为你熟练啊,工业,玩的所有对象都是‘基础’,还有啥啊,俺觉得没了,
'
八爷说的很实在啊,最近看稻盛和夫的书,里面提到说当你没有长远计划时,你要过好今天,过好了今天,就知道明天要干什么,过好了明天就知道这周要做什么,这周过好了,就知道这月做什么,如此持续的精进。
开窍晚了,过去两年像救火队员一样各种补,没有系统的补基础,今年决定花10月左右的时间过一遍大学教材,明年开始补电气了。
现在想学习什么都不缺,教材随便买,慕课上也有大量的视频,如此再干他个三年,看效果如何

爱猫人士薛定谔 发表于 2016-5-18 14:40:46

8爷,还是请教螺钉(<M8)松弛的那个问题,找了一些材料的松弛/蠕变资料,包括塑料,接下来方向是这样的:
1.建立2-dim的底孔母螺纹受力弹性模型,然后把其松弛导致的模量变化考虑进去,得到一个结果。暂时不懂塑性过程,还在学,非线性也不会处理
2.用应变片和黏在钢套上串在螺钉头下测量应变,换算应力,做长期测试
3.设计一个液压压力计,垫在螺钉头下,两个对比,另一个压同等质量重物,做长期测试,包括室外的 (不知道是否可行

小哈五 发表于 2016-5-18 15:59:58

大侠说的是, 着急心态需要转换行动,思考自己的问题, 做毕业设计,我发现自己有许多问题,许多基础性问题,虽然我翻阅一些文献,但是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还是很欠缺,我自以为我了解真理,其实我只不过了解一点皮毛。
我记得我曾看过《机械工程史》里面有句话,机械重要的是力学,我想应该补充足够多的力学知识,论坛说的李特文准确的说是苏联机构学的继承者

千月 发表于 2016-5-18 23:32:39

八爷,国内的风机行业怎么样?有人想让我去,但我看了产品感觉很粗糙,很山寨。我问了人家有没有流体当面的设计,人家说没有这个能力,是外包出去的。还是比较大的企业。我觉得做不精做不强的就不如不做

人大太犬 发表于 2016-5-19 10:05:57

本帖最后由 人大太犬 于 2016-5-19 10:10 编辑

昨天半夜睡不着,起来翻论文。出乎意料的是又有的是最老的那两片。一是1960年翻译的苏联人的文章。全篇都是靠一个个词拼起来的。读的异常费劲。论文就讲以后事情,对于飞剪来说最优过程就是先加速度恒定,到剪断的位置刚好线速度和送料速度一样,然后恒定加速度去制动。老毛子的关注点完全在两个点上一是速度二是位置。整篇都在讨论这个东西。说看的费劲,不是内容写的多难理解,原因有2一就是说那个拼词,完全是一个个词拼起来的。二是那个符号和参考文献名字是俄文的。看不懂,粗略的浏览了一下。飞剪是钢铁生产线上的设备,轧棍后面,在卷机前面。一般衡量飞剪的大小是靠板带的宽带衡量的,早年那东西有小型25吨的。06年济钢上了一套1750左右的吧。现在最大型的应该已经破两千了。读了几篇材料恶补了一下飞剪到底是啥东西。回去赶紧念书,大侠说的电机应该是在第三章里面吧?

西门大V 发表于 2016-5-19 10:19:49

中国人大部分都着急啊   比如上下飞机   都乱哄哄的往前挤就像晚个几分钟就不能回家的感觉

纯洁的尾巴呀 发表于 2016-5-19 11:19:34

看看你们说的。泪流满面啊。完全不知所云。我这几十年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妈的买书回家看去了。。。先补补大学里的课。。。

鬼魅道长 发表于 2016-5-19 12:07:03

泡妞和玩技术,都需要耐心,往往慢就是快。

最近修身工夫不够,有点躁,看见大侠的帖子能安静下来。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玩工业的核心,就是甭着急,因为着急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