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机械 发表于 2016-1-12 13:25:50

好好干机械 发表于 2016-1-12 1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ttach://376230.jpg
饭后画个简图,参与一下彭老的问题...
左侧是锥齿轮一系列传过去...


LIAO 侠,没法回复楼中楼见谅按优良好可 我最多狠狠心给我个 可..........

huzejun163 发表于 2016-1-12 13:38:43

继续等待后续。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3:48:21

LIAOYAO 发表于 2016-1-12 1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 彭老师,俺从视频上不能明确黄色框是否有间歇性停止,有与无的传动机构会不同。

有劳 老师告知。

冒昧加入讨论行列。
前面也传了滚塑的一张设备照片。对这种成型工艺不了解,感觉两个旋转能单独控制应该比较好,这样尽管麻烦,但是通过协调两个转动动作的速度,可能会改善零件的成型,
完全赞同8楼的方法,尤其是右侧的结构。用同步带完全可行,机器人内部就是这样的结构。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3:56:48

好好干机械 发表于 2016-1-12 1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ttach://376230.jpg
饭后画个简图,参与一下彭老的问题...
左侧是锥齿轮一系列传过去...


给你上图片。
很赞同两个转动分别控制,如果能分别控制,便于改变生产参数,通过对两个动作的协调变动很可能改善产品成型质量。

小乜 发表于 2016-1-12 14:03:01

跟前辈学习:)

桂花暗香 发表于 2016-1-12 14:15:24

本帖最后由 桂花暗香 于 2016-1-12 15:31 编辑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冒昧加入讨论行列。
前面也传了滚塑的一张设备照片。对这种成型工艺不了解,感觉两个旋转能单独控制应该 ...

这个是搪塑,注意温度,同步带合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A1MjIxNjQw.html

刘嵩 发表于 2016-1-12 14:24:14

好好干机械 发表于 2016-1-12 1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ttach://376230.jpg
饭后画个简图,参与一下彭老的问题...
左侧是锥齿轮一系列传过去...


启停无冲击不用变频的传动我还真不会,这个如“fangyunsheng”所说,是否旋转与翻转分开做?
我估计这套东东应该是用一条轴穿过涡轮带2个同步轮?(是否主体在做减速?)。不知其他大侠看法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4:48:30

桂花暗香 发表于 2016-1-12 14: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是搪塑,注意温度,同步带合适?

温度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不知道温度有多高,而且温度部分应该主要在里面的框架上安装的模具部分,温度对外面的框架影响有多大?高温同步带能耐高温300℃。
同步带不适用,那只有用锥齿轮了。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5:07:42

本帖最后由 fangyunsheng 于 2016-1-12 15:08 编辑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冒昧加入讨论行列。
前面也传了滚塑的一张设备照片。对这种成型工艺不了解,感觉两个旋转能单独控制应该 ...
说实话,时间久了就胆小了。非常不了解这种工艺,做自动化项目的,往往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太多的客户工艺,所以会保守一些,第一感觉就选择了两个动作分开控制,仅仅是为了让设备更具有适应性。如果一个动力就足够,那么把8#右侧的结构简单改一下就可以。以他图中的同步带为例,将下端的同步带轮做成固定的,然后套在旋转轴的外侧套筒上。当然,如果同步带实在不适合(可以耐高温300°),那就用齿轮吧。
甚至还考虑用链条代替同步带(就是类似栓狗的那种普通链条,可以两个方向弯曲,有冲击),这种想法不知道会被几个人骂了。
没上过学,不会画结构简图,见笑了。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5:12:45

本帖最后由 fangyunsheng 于 2016-1-12 15:37 编辑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12 13: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一种成型工艺叫“滚塑”,跟您的方案似乎很接近。简单搜了一下,找到这个一个设备

http://cn.hisupp ...
居然得到前辈的回复,荣幸万分!
我查了一下:
滚塑又称滚塑成型、旋转成型、回转成型等,是一种热塑性塑料中空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先将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模内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再经冷却定型而成制品。
工艺原理
滚塑成型的基本加工过程很简单 就 是 将 粉末状或液状聚合物放在模具里 加热 同 时 模 具 围绕 个 垂直轴旋转自转和公转,然后冷却成型。在加热阶段的最初,如果用的是粉末状材料,则先在模具表面形成多孔层,然后随循环过程渐渐熔融,最后形成均匀厚度的均相层;如果用的是液体材料,则先流动和涂覆在模具表面,当达到凝胶点时则完全停止流动。模具随后转入冷却工区,通过强制通风或喷水冷却,然后被放置于工作区,在这里,模具被打开,完成的制件被取走,接着再进行下一轮循环。

搪塑又称为涂凝成型。它是用糊塑料制造空心软质制品(如玩具)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方法是将糊塑料(塑性溶胶)倾倒入预先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模具(凹模或阴模)中,接近模腔内壁的糊塑料即会因受热而胶凝,然后将没有胶凝的糊塑料倒出,并将附在模腔内壁上的糊塑料进行热处理(烘熔),再经冷却即可从模具中取得空心制品。

制作过程
是模塑中空制品的一种方法。模塑时将塑料糊倒入开口的中空模内,直至达到规定的容量。模具在装料前或装料后应进行加热,以便使物料在模具内壁变成凝胶。当凝胶达到预定厚度时,倒出过量的液体物料,并再行加热使之熔融,冷却后即可自模内剥出制品。

   搪塑似乎有一个要排出过量物料的动作。如果是这样,在排出物料的时候,应该需要内框最后能停在合适的角度,或者能够方便手动调整,那么是否需要分开控制两个动作呢?
    刚刚又考虑了下,如果单动力,假设上料的时候,需要两个框架都水平(或者都竖直,或者一个竖直一个水平),那么下料的时候最好还是这个位置,如果旋转10个周期才能再次回到这个位置,那么需要更多的时间以及电能才可以,除非你设计很有限的周期就能再次回到这个位置,那么这个就有很多限制了,尤其是如果真像上面说的需要排料,那么如果不能分开控制,那一定是很痛苦的事情。
    大家认为呢?或者有这种工艺的大师,来说句话吧。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机械设计实例:山寨之一搪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