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往上学’,学谁都行,俺不太在乎是谁,
人家刚才问俺,玩工业,中国到底该学谁?是米国,是小鼻子,还是德国?到底该学谁?俺说,只要你往上走,往上去学,学谁都行,我觉得没啥关系,米国有玩很精的小公司,可以给人家计算弹道,也有一般的技术公司,有慢慢发展大的,也有50年就那么小的,1995年,到加国的‘亥池’去审查一个技术方案,那公司的家伙给俺介绍,那年,公司人数已经过千了,经历40年,从最初的4、5个人,发展起来的,人家那种公司要是人数过千,是了不得的事情,跟我们一个5000人的公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有5000人,也仅仅是做些具体的局部设计,有10000人,也不会敢于挑战那个公司的,
俺就觉得,学谁不重要,学米国,玩个咨询公司,也不错,关键是你要玩得了,人家掏银子听你侃,你给人家瞎侃,人家怒了,肯定抽你大嘴巴,哈,学米国一些公司,把个东西玩精了,卖到全球,让人家给你拧螺丝,不是就赚钱了吗?
学小鼻子,学德国,把个东西玩好了,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最要不得的是,‘往下比较’,就是看隔壁那个螺栓制作的非常低劣,你要争取做的比他还低劣,大家比较这个,看谁最低劣,最终就是完蛋,没错, 推荐大家看一下工业产品设计史,了解国外产品的设计思路 本帖最后由 huhaofei 于 2015-9-17 15:45 编辑
我看到很多作坊,小公司老板,他们脑袋里装的基本就是,别家报价才30,我们怎么做?第一,去找材料供应商压低价格,往往会出现材料以次充好;第二,偷偷省工序,比如热处理,弄虚作假,表面处理,弄虚作假,这些表面不容易看出来的地方(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检验这些);
都这样玩,能玩出啥东西来呢? 大侠真该出本书,去更大范围的唤醒那些能够唤醒的人。 呵呵,有点兴奋,看来今夜难眠。借8爷这里请教个问题。
大鼻子的新式不锈钢,其强度之高,韧性之好令人咂舌。而且从其提供数据来看,其晶粒也是很细的。某种意义上说,这东西既是不锈钢,也是无磁钢,同时还是高强度钢。比如P750。
我想请教8爷,为什么这类钢材我国几大钢厂都无法炼制呢?限制我们的究竟是什么?8爷之前谈过碎矿,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另外,还有一点困惑,比如P750,其调制处理后硬度已过50洛,但使用中磨损程度甚至比34的4330还要高,这其中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难啊。很难让多年不学习的人努力,都希望耍小聪明,偷工减料、、
只能自己看书,希望有朝一日能脱离猪圈。 鼻子越大越难学吧,小鼻子有好货,但掐脖子的东西还是大鼻子多。有次做个东西,要用双相不锈钢,查资料才知道瑞典人真NB。 zerowing 发表于 2015-9-17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有点兴奋,看来今夜难眠。借8爷这里请教个问题。
大鼻子的新式不锈钢,其强度之高,韧性之好令人咂舌 ...
铬含量过12.5%抗电化学腐蚀能力大大提升
zerowing 发表于 2015-9-17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有点兴奋,看来今夜难眠。借8爷这里请教个问题。
大鼻子的新式不锈钢,其强度之高,韧性之好令人咂舌 ...
八爷,微晶对应的那个冷却速度很难达到,就跟控制一样,总有个误差,但可以逐渐逼近,是这个意思吗?
好好学习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