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leyViews 发表于 2015-8-17 08:12:38

赶路将军与末路将军

                         看题目,应该是讲一个常胜将军和一个败将。首先说明一下,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和周瑜我个人都非常尊重。一个智力过人,一个情商超群。胜者可赞,败者须分析天时地利人和。
这里讲的常胜将军,是指在创业道路上出奇制胜的商业冒险家偏持狂人王文银。他不是职业将军,但他是拿将军来说事的。他有句话:“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将军不是猎人,虽说从事的都是冒险的行业,格局和心态大不相同。其赶路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几只小兔。
商场如战场,王文银口出此言,更不能用守株待兔者的心态和格局来衡量比较。没有机会他也不会等待,主动寻找商机(战机),是他所理解的将军的应有的特质。
寻找到手的生意机会,是否都要做?2002年,自称“信心爆棚”的王开始搞多元化项目,灯泡、泥娃娃、装修装饰,只要赚钱,他都做。到2002年底,王文银名下的工厂增加到了14个,产值数亿元,且利润可观。当时公司的状态,用王文银的话讲是“惊人的效益、惊人的紊乱”。心力交瘁,疲惫之余,他想明白了作为一名商人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接下来,王文银硬是砍掉了插头、电源线相关主业外的其它业务。
这些可以认为是他所说的“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部分含义。
另外还想讲一个末路将军,其人是否存在,留待考证。他是电影《南征北战》里面的国军张将军。46~49年,国军的军事行业不景气,将军职业有危机。在淮海战役国军节节败退之余,张军长对李军长说的一句台词特别有意思:“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如何看待张军长的这句话?以前是当笑话来说的,但回头想想,也不定是什么借口托词,而是当时的形势比人强。准确地讲,也并非无能,其实是一种无奈。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如人。
话说回来,王文银的一段轶事,我个人非常欣赏。90后出生的时期,王文银来到深圳打拼,身上仅有10块钱。这点钱别说住旅店,就是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他找了个水泥管子算是住处,邻居中有“盲流”,也有失业的人。从找工作开始,王文银就显得与众不同。他把大学毕业证放一边,拿着高中毕业证找苦力活。这是什么心态?这是什么追求?如果不看目前现有的结果,当时他的这一举措,凡人是无法想象的。佩服之余,还是佩服。

海燕ZHpf 发表于 2015-8-17 10:19:31

学习了,谢谢LZ。

qianpin 发表于 2015-8-17 10:40:59

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村长

qianpin 发表于 2015-8-17 10:44:29

本帖最后由 qianpin 于 2015-8-17 10:45 编辑

不想当逃兵的元帅不是好元帅,GCD叫战略转移,日本人叫转进,委员长叫迎接三次大战,阿瑟说我会回来

qianpin 发表于 2015-8-17 10:59:31

本帖最后由 qianpin 于 2015-8-17 11:01 编辑

东施效颦,成了别佩服别人住水泥管,败了别嘲笑别人住水泥管,他早年赶路时放个屁,也显出伟人的非凡来

mashashou 发表于 2015-8-17 11:00:28

励志故事:)只能当故事读读

qianpin 发表于 2015-8-17 14:45:15

一教你深,就没响动了,我有点罪恶感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赶路将军与末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