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的液压课本在流体力学基础这一章节,都会有锥阀阀口稳态液动力计算,我找了6本不同的教材,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是一样的错误了,最后偶然找到了张海平老师的一篇论文,里面详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详尽到从正方向的假设到高中物理中的力学平衡再到控制流体体积的判定,也指出了稳态液动力的实验测量方法。我相信只要是学过高中物理的人一定是能看明白了,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做到如此巨细无遗,但是不是可以好好的指出一下计算思路而不是开启嘲讽模式“哈哈你个渣渣,连个稳态液动力计算都不会,中国的机械行业就是被你们这群不读书的年轻人。。。”没啥可指责的,毕竟他老师也不明白这东西,他老师的老师也不明白,他怎么可能会明白呢?难道是天赋神力无师自通?!况且我也是读了那篇论文才知道,单纯的计算滑阀阀芯的稳态液动力是不合适的,因为没有考虑到摩擦力,真正的办法应该是对不同流量不同节流口的阀芯受到的稳态液动力进行一个实验测量从而进行类比推算。那些嘲笑新人不会计算稳态液动力的“老人们”,恐怕也不知道这个更合适的方法吧,五十步笑百步的事别再做了。
张海平老师的《液压速度控制技术》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书,可以作为液压课本的“高阶字典”使用。还有,我找了三种机械设计手册(气压卷),里面关于拉瓦尔真空发生器的的内容就是一个管路连接原理图,而SMC的培训教材只给出了依据工件重量算真空度,依据拉瓦尔喷管流量曲线计算真空抽吸响应时间这样一种简易算法。试想作为最广泛使用的手册其深度都到浅这份上了,我们不是去找资料去为后人答疑解惑而是争吵嘲笑不休,人干事? 建宁 发表于 2015-8-14 0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上的几位都不用这样吧,过分了。首先,大学的教材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种手册上也有不尽详细的地方 ...
大侠有这么深的感悟啊!!也是过来人啊!!! 楼主写的多好啊,点赞。看到有人说,景区B好你去景区B啊,还在景区A牢骚什么。那真的要问下景区A的老人了,一边感慨景区A越来越荒废,一边对于很有心留下,想继续爬上景区A山顶的年轻人说,你不合适,你去景区B吧,A的路太难走了。很烦鸡汤,但看到整天说景区A的年轻人各种不好,作为个年轻人,内心也真的很不忿。要是真的到了没有人再愿去景区A的时候,该怎么办? zhuchenyu0000 发表于 2015-8-14 0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侠有这么深的感悟啊!!也是过来人啊!!!
大道,还是深林,还是迷雾,不管走那条路,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会有体会和感悟,所以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自己走的路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个人觉得机械的面太宽泛,也是个原因。“学机械的永远没有出师的时候”。 这才刚毕业的迷茫,哪跟哪啊 zhuchenyu0000 发表于 2015-8-14 0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道,还是深林,还是迷雾,不管走那条路,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会有体会和感悟,所以我觉得自己的人生, ...
老人A4是谁??
顶lz,话不多说,自己懂就好了。 曾经在编程中国、21ic的论坛上逛过,那里和本社区没啥两样。 B景区人多是因为能挣到钱,这是市场行为。现在互联网+一忽悠,搞软件的更牛叉了。
和你所抨击的老人关系不大,那都一样,不要把B景区想这么美好。
种种老人的说法,有人是恨铁不成钢话说的重一些,当然难免带个人情绪,把机械不景气的一些情绪带到论坛里来。
因人而异,角度不同,也没必要计较。路是自己选的,还得靠自己。那个行业都需要坚持。
有句话叫: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打完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