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胜 发表于 2015-5-12 20:30:07

纠结表面粗糙度的问题

最近在仔细看表面粗糙度,发现一个问题,求解答:标准定义Ra是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表面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我们在测量时,一般是取评定长度(一般是5倍取样长度),那么在评定长度范围内如何评价Ra,是每个取样长度的平均还是其他?

zhangsansan 发表于 2015-5-12 21:29:14

以Ra举例:在取样长度这个尺寸范围内,取在这个长度范围内所有高点、低点相对基准线的值,这些数值的算数平均值就反应取样范围内的表面粗糙度;
          那么在评定长度上,多包涵一个或多个取样长度,那么把每个取样长度上的粗糙度值相加再取平均值,就可以反应这个轮廓上的粗糙度。就是5个取样长度的5个粗糙度值有3个或以上满足错槽度要求,那么判定合格,如果有3个或者以上不满足粗糙度要求,就不合格

holder1477 发表于 2015-5-12 21:31:36

评定长度可以只包含一个取样长度或包含连续几个取样长度。

其实无本质不同,5倍取样只是扩大了取样长度,从而减小表面峰谷不均匀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均匀性好的表面,可以选择小于5倍取样长度进行评定。

zhljlyy 发表于 2015-5-12 21:58:40

长见识了

王可胜 发表于 2015-5-12 22:22:47

zhangsansan 发表于 2015-5-12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Ra举例:在取样长度这个尺寸范围内,取在这个长度范围内所有高点、低点相对基准线的值,这些数值的算数平 ...

明白,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纠结表面粗糙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