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吃紧,IT吃香,北京上海最适合找工作
2015年前两个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速度显著放缓,同时一份私企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近期招聘市场大幅提升的机会非常微小,而国内招聘网站的消息显示,与IT相关的人才还是受招聘市场的青睐。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3月10日称,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创造就业的难度增加。今年前两个月城镇新增就业速度显著放缓,但他没有透露有关新增就业数量的细节。 人力资源谘询机构万宝盛华集团10日表示,中国雇主的招聘前景目前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该集团的净就业前景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打算增加招聘的公司比打算裁员的公司多出8%,低于第一季度的11%和去年第二季度的15%。此外,49%的公司预计其雇员规模没有变化,第一季度这一比例为36%,去年第二季度为40%。 调查显示,未来几个月小企业,特别是西南部的资源类小企业招聘机率最小。而招聘市场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万宝盛华称,这项调查针对4,200家企业雇主,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招聘人气处于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招聘市场总体环境欠佳,但一些专业人才仍然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某会计网列出了近期受市场欢迎的人才,其中和IT相关的行业占据了招聘排行榜的前几位。 依据年薪和市场热门人才需求的人才排名依次为:同声传译(年薪30至40万元人民币,下同);3G工程师(基本年薪15至20万元);网络媒体人才(年收入在10至12万元);系统集成工程师(年收入10至20万元);精算师(年收入在12至15万元);物流师(目前1年10万元);环境工程师(年收入将在8至10万元);注册会计师(年收入将在10万元左右);报关员(年挣10万元);中医师、医药推销员也排名靠前。卧槽,咱都去卖药得了。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刚刚公布的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4.8%,这是该数据连续第36个月下滑。分析师表示,PPI下滑说明定价压力和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在持续,这在制造业企业中尤其明显,显示制造业已经进入通缩状态。随着最近工厂关闭情况增加,这种趋势进一步增强。 新年前,东莞地区,温州有数百家工厂关闭,微软、三星等工厂关闭了在中国的加工,将工厂迁往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这些工厂关闭和外迁造成了数百万工人失业,将他们推向市场。 万宝盛华亚太和中东地区首席运营长袁建华称,在经济下行阶段,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私营领域掌控风险的能力有限。他表示,维持现有人手或削减人手的保守招聘策略,仍然是众多小企业短期到中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去年11月,998就在回帖中劝告大伙,别跳了,老实呆着,2016年再说。时至今日,全都验证。
今年,东莞压力很大啊。上海、浙江、福建都跑来抢工程师等熟练的技术工人。现在,一边是订单紧缺,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员工,而且人工成本又急剧上涨。今年能活下来的企业,都必须为他们叫一声好。每一次大雪过后,都会有一个丰收年吧。就看我们怎么准备了/ 北京机械缺人是我见到今年最紧爆的一次 首都是个是非之地,远离之。。。上海深圳我所欲也 cmiw0815 发表于 2015-3-11 14: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京机械缺人是我见到今年最紧爆的一次
这么严重?
cmiw0815 发表于 2015-3-11 14:22 http://bbs.cmiw.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京机械缺人是我见到今年最紧爆的一次
:)我不是大侠,只是这一两年在智联招聘、51JOB上搜索结构设计或结构工程师职位,2013年是非常萧凋的一年,就像北京夏季炎热的天气没有生气,2014年才有好转,2015年3月达到最大需求,几乎所有以往公司以前零星招聘的岗位都露出来了,还有很多新成立的公司,待遇方面,个人觉得还是与物价上涨、工作年龄成正比,这种机械结构需要估计3/4月份正是高峰期,顺便北京医疗公司、军用方面公司很多:附上一个:北京-结构工程师http://jobs.zhaopin.com/386248527250031.htm?ssidkey=y&ss=201&ff=03 神勇的老爹 发表于 2015-3-11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严重?
最近就是高峰啊,可以到招聘网上看看
cmiw0815 发表于 2015-3-11 1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就是高峰啊,可以到招聘网上看看
原来你把智能硬件的产品外观,塑料件结构设计也算机械工程师的业务了。算不算,不好说。不过机械行业的塑料件设计包括模具设计一般都外包出去,找别家公司做成品,自己来采购,所谓外购件。而且从专业设置来说,有模具专业,有工业设计专业等等。如果一个机械工程师以前没接触过,想上手还真适应一段时间,不知道有没有公司肯给时间适应。
一说到能吃苦耐劳,就想到是不是加班特多,一说到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不是表明公司的业务多以外协为主 钱不是那么好挣得,打铁还须自身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