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线城市,哪个将是你的归宿?
一线城市有四个:北上广深,京沪似乎还高一些,叫特大城市。二线城市基本就是省会城市,但这个集合里差异也很大,区号是三位数的就是区域中心城市,如南京、武汉、成都、沈阳、西安等。三线城市就是所谓的地级市,四线就是县城了。按照经济区域来分,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北、成渝、西安周边等,前三个是主要的经济区。
有感于一个社友的提问:上海的工厂未来几年都要迁出,我们打工的怎么办?,我发现,一线城市得到了大多数社友的推崇,甚至到了很极端的地步。
最近看新闻,多条高铁开通,贵阳到广州过去20小时,现在4个小时,好像票价只有300元。高铁时代,各处联通,交通已经不是大问题。之所以说这个,因为与大家选择在哪工作有关。因为交通便捷,人们也许会更愿意拥挤到大城市工作?也可能。
随着产业升级,大城市不再是工厂密集之地了,一线城市的市区现在已经没有工厂了,好的二线城市也只会保留较为优质的工厂。产业转移大势所趋。但大城市的房价和工资相比又实在太高,难以安家。对于漂泊无房的打工仔来说,虽然收入高一点,但生活质量并不好,离开故乡和父母,老婆孩子无法安顿。
所有眼前的和长期的问题纠结在一起,给大家的选择带来了很多困惑。很多社友都是移居过很多地方的,感触很多,大家说说,从农村、三四线城市,再到省会城市,甚至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方面你有哪些体会,对于定居问题有何思考和抉择。顺便也评价一下你熟悉的城市。
目前在京津冀经济区域工作,工作在地点在天津,已经在这里买房安家了,没什么变故的话肯定要在这里生活下去。回我们当地的小县城已不太可能。 在北京生活20多年了,总体感觉,文化氛围还是很好的,但春天异常干燥,再加上风沙,很不爽。大城市的早晨象战场一样,每个人都是一名战士,手里拿着早餐,匆忙赶路,公交车和地铁拥挤不堪,小康人士自己开车上班更是受罪。比起安逸的小城市,从生活角度说,大城市没有那么好。每次和租我房子的年轻人打交道,我都感觉他们远没有我老家的邻居活得好。
但话说回来,从工作角度说,小城市也有很多苦处,机会少,工资低,文化环境恶劣,人际关系低俗。
选择大过努力,这话有道理。为了自己的幸福,要研究一下自己适合什么,需要什么,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评论。 不是距离交通的问题。是投资权的归属问题。
哪里有投资。有短周期经济。哪里就有事做和利润流动。
基本都在上海北京的经济圈。核心的利润都在这里。服务业。高端制造。投资。均在这里。
未来经济更加集中。贫富差距加大。
正如八爷所说。三分天下。外企。民营寡头。巨型外企。这三类几乎全部都在北京上海集中。
所以不管是做骗子还是硬实力。都得去这两地混。
包括汽车行业的核心利润。你仔细看。都在上海北京。 本人目前在上海呆了四年了。我想在上海发展,可是爸妈让我回家。这就是老一辈人和我们之间的想法差异。
1.父母的想法是在家乡(三四线城市)工作,买房,结婚,生子。然后结婚生子后,发现家乡不好发展,再去上海。
2.我的想法是在上海好好发展,上海房价太贵,买房是个大问题。
所以当今社会,想有所作为的男生还是先在一线城市,好好拼一把。如果果真先回家了,那估计也不会再回一线城市了。 发大水的时候,大水流过你脚面,你还可以用盆接点下来,水要流到县城,以前你没有积蓄,没有本,洪水没顶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莫斯科,现在还能过,你离开莫斯科2000公里,什么德行,普京都不敢提这个, 本帖最后由 逍遥处士 于 2014-12-26 10:36 编辑
历苏手拿小弓,笑而不语。:loveliness: 中国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糊涂,是不能吸取历次的历史教训,从太平天国,到现在,没有一次是吸取教训的,我一个前辈说的,说的非常透彻,
60年代的饥饿,大城市有‘卢布饼干’,我高中那些同学家里厉害的,还有‘澳洲奶粉’,
最后一刻,上海进口澳洲小麦了,这就是大城市最后的希望,这就是历史的教训,大家为了逃避现实,为了不拼命,为了暂时的‘偏安’,这些都不记得了, 本帖最后由 一朵娇粉嫩的花 于 2014-12-26 11:17 编辑
从苏州念书到昆山工作再到现在刚到杭州,
做表面处理,
从台资到私营再到民营上市,
感觉技术,管理,成本控制,各有千秋,
生活压力因为没在一线呆过,觉得还是差距不算大,就是房价的差别离谱
,如果有选择,还是觉得类似昆山这些县级市更为舒适和压力小一些,
不会远离技术中心,工厂给得起薪水,工作机会也不错
可惜的是表面处理这个行业,
大家都觉得需要,可是真正重视起来的很少,
因为工作的关系,
接触过很多做3C设计的产品,到最后电镀阳极涂装的时候,发现,哎呀,没办法上治具,没有预留。。
做设备的更惨,都没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表面处理工艺。。。
我常劝大家,万不可离开中国大城市,这是教训,
我不可谓没有见识,中国小城市与德国小城市是一个概念吗,完全不是一码事儿,一点关联都没有,一个在地球上,一个在火星上,
德国小城市,铸造一个泵体,合金钢的,合每吨8万R,那是技术,那里没有网络,没有人值班,就一部传真机,有事情发传真,人家晚上回答你问题,白天不接待,中国小城市做什么,100个铸件,有几件是合格的?有可能销到德国去,也许吧,50年以后了,
加拿大的汉弥尔顿,密西沙家,聚集着加国许多著名公司,发明过许多东西的‘斯泰尔泰克’,世界著名的‘亥池’就在这些城市,中国许多大型项目的设计都是‘亥池’做的,每个项目可以收费数亿,
中国小城市可以承载这些中国公司吗,完全不可能的,
米国,很多著名公司都在小城市,这在中国是完全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可能性,
就说铸件,北京铸造的产品,与县城铸造的产品,你都不用看,就知道哪个是哪个,连法国的‘圣戈班’的中国熔炼厂,都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