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配合的差别问题
如图所示的二个轴套,二轴套内孔有同心度的要求0.01.(轴套内孔焊后加工)现要将二轴套放在孔中定位后焊接一同事说图中配合换成56 H12/h12 后是一样的,我不同意他,可他的理由这二个配合最小间隙一样的,只不过最大间隙不一样,根据加工时孔偏小轴偏大的情况,按这二种配合加工出的零件装配上去后定位效果是一样的,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却着实无法说服他了,有经验的大侠们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不需要公差配合吧 只要保证轴套能进去就行啦 , 焊后有变形,这里又好像没有什么用,只是个结构尺寸 单件生产,你同事说的情况出现的概率较大;批量生产就不一样了。 没看明白 本帖最后由 咖啡酥心糖00 于 2014-11-21 15:38 编辑
56H10/h10上偏差+0.24下偏差0,56H12/h12上偏差+0.6下偏差0,哥们你这组h配合下偏差都是0,只不过上偏差有区别。至于你说的孔偏小轴偏大的问题确实客观存在,你跟你同事的争论点在于要不要较这个真儿,我估计你同事认为按H10/h10加工出来后实际尺寸偏小,装不进轴套了。不过我认为还是应该按照你们设备的实际情况来定,问问你们车间的师傅再做决定吧 楼主和楼主的同事选用的都是H/h系列的公差配合,具有较好定位及保持同轴度的作用(资料参考机械手册公差与配合);
楼主和楼主的同事选用的最小间隙是一样的,但公差带不一样,也将导致轴套外圆同轴度的偏差值不一样,进一步导致轴套的壁厚不均。
所以根据楼主对壁厚均匀度的要求选着合适的公差带就好。
手册推荐H/h公差带:H9/h9;H11/h11楼主和楼主的同事选用的并不是优先值。 轴直接用φ57的无缝管下料,孔水切割或数控等离子φ58。小公司、作坊一般是这么干的。
中间那个空档不知道施焊空间够不够 首先应该纠正的一点:加工的原则确实是孔偏小,轴偏大。但却不可能保证实际得到的结果一定是孔的下限或者轴的上限,如果是10级精度甚至是12级精度的时候,只需要半精车甚至粗车就能达到精度。试问这种加工条件下,如何保证加工出来的尺寸一定是孔偏大小,轴偏大?加工的结果是由设备本身精度决定的,而最终得到的尺寸,是在精度范围内随机的值。
所以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看配合不应该只看配合的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应该看整个间隙的范围。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时候,敲好有10级和12级的两批零件最对比的话,结果就会很明显。 这个影响 焊后加工的两孔的同轴度吗?
同意二楼的说法,你要是从这俩配合引起的焊接难易程度以及焊接后的强度等方面讨论
那就坐等学习,只是“觉得 ”: 人家说的装配效果相同,而觉的不对的话 我只能说楼主 你想多了 我认为考虑:
1. 由于轴套焊后加工,那么轴套与孔的配合不必过于计较。
2. 要考虑轴套在孔的轴向定位,装配后的焊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