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8:25:25
螺旋线 发表于 2014-10-18 23: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一个典型的计算例子:
首先是计算惯量,这关系到控制的稳定性。
然后校核瞬时特性,连续特性
谢谢前辈指点!因为这个项目我们已经有过计算选型,调试过程中发现设计计算时存在错误设备无法正常运转。所以现在有点后怕……
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8:28:07
螺旋线 发表于 2014-10-18 23: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一个典型的计算例子:
首先是计算惯量,这关系到控制的稳定性。
然后校核瞬时特性,连续特性
前辈,在您看来这个经过计算选型后,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可能性大吗?一次选型成功率大概在多少 谢谢
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8:31:15
武汉老虎 发表于 2014-10-18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的精度不算高,用伺服电机可能是错的,用直流电机试试看
你好,请问直流电机怎么控制。 是通过减速控制,编码器反馈电机转速信号,然后接近目标点的时候再制动的方式吗
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8:33:28
lyz815 发表于 2014-10-18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3000这么大啊,缩小模型,100倍。然后做实验比较可以吧?
缩小后的模型和实际工况可能有一点区别
tangjingsh
发表于 2014-10-20 08:54:10
本帖最后由 tangjingsh 于 2014-10-20 09:03 编辑
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8: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好,请问双编码器反馈控制是在电机端和转台端都加反馈吗
是的,电机尾端控制电机,转台端用来校正实际位置。不过你的这种方式可能用不上,因为你是涡轮蜗杆传动。
我当初是用的同步带摩擦传动,允许惯性力矩大的时候打滑,而打滑的误差是用转台端的编码器来校正实际位置。
所以我的设计其实是取了个巧,而你的这个涡轮蜗杆就对设计计算以及加工调配的要求非常高,很高大上。
当然事已至此,你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8:58:22
tangjingsh 发表于 2014-10-20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电机尾端控制电机,转台端用来校正实际位置。
精度0.1mm?这个精度很高的啦!直径3200mm,转速10转/分钟
是用变频电机吗,控制过程中要靠制动定位?定位是不是和选用的电机功率较大也有关系
你这个控制好厉害
515156163
发表于 2014-10-20 09:05:08
涡轮蜗杆之间是否要回程误差,这种结构有问题啊。
tianqilq
发表于 2014-10-20 09:54:45
515156163 发表于 2014-10-20 09: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涡轮蜗杆之间是否要回程误差,这种结构有问题啊。
有回程误差的,这种结构用在这个场合是存在一定的弊端
萍踪-浪迹
发表于 2014-10-20 11:28:21
问问做数控回转台的,一般直径3米的回转工作台能承受30T左右的压力,转速肯定能满足,精度一般能达到正负5秒。
kingkelly
发表于 2014-10-20 13:18:24
qdsantian1 发表于 2014-10-18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具体设备没见到只是从图上看来讲,如果是我设计这台机器,有可能这样去做,第一电机用普通的大功率减速电机 ...
对,qdsantian1这样说我觉得最专业,我觉得再补充一点,如果启停时间较长的话,可以在快到位之前一定时间内开始减速,我见过有人这样处理过大惯量的转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