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头 发表于 2014-7-1 18:00:22

你说他在井里还是在井台上?

本帖最后由 山芋头 于 2014-7-1 18:07 编辑

井底之蛙没人愿意做,因为小时候读书就知道这是傻子。长大了工作了看见黑白洋人,用洋文说洋文,也和洋人一个办公室,有时候还翻个墙什么地,以为跑到井盖外面了,其实没有。如果都在井外了,为什么不在井外生活,为什么看好世界后又跳回井里去?

这个井究竟是什么,这个井盖又是什么,小学的时候不清楚,现在长大了清楚了吗?

有傻子经常问,中国的工业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德国的水准,你说他在井里还是在井台上?




2266998 发表于 2014-7-1 18:19:21

其实现在都是内心的东西了,外边环境我觉得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

我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都经历过‘娶白妞儿’,留洋,移民等等过程,大家看到外面世界了,就懂自己了,

我一直觉得,这个‘井’是内心的井,是自己禁锢了自己,你说现在谁限制谁发展了?即使有,也关系不大了,

人,其实就两个需要,

一个是人家认可,这个还甭唱高调,人家不认可了,就没有生活条件,自己内心就像顽石都没辙,毕竟每天要吃馒头,要养活老婆孩子,

再一个就是自己认可自己了,自己认可自己了,就懂自己要什么生活,准备要什么生活条件,

举例说,假如在北京或上海,可以赚比欧洲多5倍的银子,为什么会选择欧洲,这就是自己的事啊,

再说,说点偷懒的话,在国内生活,相当舒适,节奏慢,熟人多,生活条件好,赚的也多,现在还是来去自由,也没有谁管你,

写代码写好了,都有人给收到米国去,俺觉得时代的限制不多了,

但内心的东西是难以克服的,也许问题在此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7-1 18:41:15

楼主,说说自己是蛤蟆还是天鹅

2266998 发表于 2014-7-1 18:49:28

像俺,说了很多年的废话,不外乎是希望大家把自己东西玩好了,质量提高了,多赚钱,改变自己生活吗,

俺20岁就衡量过,在米国过一辈子,也就是中层工程师,平心而论,不是什么杰出人物,

我追溯过张朝阳,唐骏还有好多能等等看似代表那个时代的人物,追溯过唐骏在米国混过的那5年到达干吗去了,以及为什么他会要个‘西太学历’,就是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假如他知道后来的发展,他就肯定不会去要那个学历,完全没有用途,

华人不可能干预到欧米政治,我熟人,在米国最后的结局,70%都是开馆子,买一套大房子,买个大奔开,也就是如此了,想玩一个大型工程都很困难,也是很平淡的生活,也与米国政治完全没有联系,就跟在国内一样,与政治完全不交集

作为走过那个时代的家伙,我劝大家最多的,还是搞好自己生活,这也许是最关键的东西了

山芋头 发表于 2014-7-1 18:59:53

本帖最后由 山芋头 于 2014-7-1 19:16 编辑

小时候就没人想象自己长达后要做井底之蛙,国人如此聪明谁愿意在自己内心做个井来封锁自己,没有的,哈哈,谁呀愿意做。

2000年的历史就是把人塞在井里的历史!如果你参加外国人的生日聚餐,和他们交心聊天,你会发现,在外国人眼里,整个中国没有变化,不过都(包括人)是当权者的私人财产而已,2000年来一直如此!女人的小脚没有了,但小脚的社会大环境根本没有变化。

谁不愿意做个顶尖工程师,人人都想。当人人都是顶尖工程师的时候,中国工业就会和德国一样,和美国一样。但是这需要一个和德国和美国一样的社会背景、环境和制度。巴西就是个例子,巴西各种资源远好于美国,社会体制不同,巴西是巴西,美国是美国。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4-7-1 19:42:41

   我属于LZ说的"翻个墙什么地,以外到井外了,其实没有",没有能"留下来"

   我能力不够,留不下来,这是客观事实,我承认
   我也承认"井外的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去欧美发达国家,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好的理解"人到底该怎么活着".对于这点,我理解一点,但能力有限,自己做不到,但我相信,我能为自己的后代创造一点条件和机会

   但对我自己来说,现在的我并不希望"留在井外",因为2个原因:

1.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
   我一直都有很落伍很俗套的乡土思维,从过去的兴奋,到现在上飞机就倒数还有多少天回来,我很清楚,无论我去到哪里,我都和父母辈一样,自始至终是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我不属于井外,因为我认可的那个"家"就在这里,这是我的能力所限,也是我的选择

2.哪的钱好赚去哪
      我工作只是为了多赚点钱,在欧洲,薪资水平比国内高,而且太难了我挣不到,反而在国内,还有更多机会.
      现在的欧洲,赚钱太难了,大家都在做turn over,毕竟数字很好看,还可以搪塞下股东,利润率凑合着能交待就行了

      以前有个贴也讨论过,欧洲公司里,特别是现在还没被银行干掉的机械公司里,地位最高是哪些人?
      计算成本方案报价的是一个,做战略规划的也可能是一个........其中一定还有CFO,或者行使同样职能的人,而且专做"移民"的CFO,今天德国人,明天俄罗斯人,难度比国内大多了.

      再看国内 ,水平落后,没错; 差距拉大,没错; 但即使在今天,付出同样的努力,依然可能比欧洲更容易获得更多回报

      也许这不合理,但存在即合理

zerowing 发表于 2014-7-1 21:24:37

又成了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呵呵。其实,在不在井里跟你在不在国内有什么关系吗?
或者换个问题,坛子里随便拉出一个大侠扔到卡特里待两年,他就一定能回来设计大车了?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把一种人的主观因素变成对社会环境的需求因素来说事儿。还是8爷常说的那个问题。给你一堆银子你就一定能把东西玩好?
最近聊天,俺发现其实大家还是都在等,等着别人搞出东西来了“拿来主义”。等得连想办法找资料都懒得动手。很多人就是抱着一个念头,“你机械社区不是号称80万在线工程师吗?老子就直接来要,你给不给吧。”你拿这里当个度娘谷哥,俺说你这就还是在井里。
楼主说翻墙。俺问你翻墙的目的是干啥?翻墙就等于跳出井了?井里和井外,差别在于你关注的是人家强的地方是怎么玩的,还是关注墙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关注前者,你在哪都是井外。你关注后者,就是8爷说的,无非是买个house买个大奔,就这么过一辈子。

damb 发表于 2014-7-2 10:36:57

据说,国外的有人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这样的在井内还是井上?
如果蛤蟆想变天鹅,对不起,蛤蟆这辈子就悲剧了。
如果我是蛤蟆,并且我真真的知道我就是蛤蟆,那我和天鹅其实没什么差别了,咱们各过各的生活。

论坛中人才职场的帖子最多,最活跃,说明什么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说他在井里还是在井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