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社区网友的几句话
来社区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太忙,虽然每天都来,但没时间码字,昨天晚上正好有个安排被放空了,就堆点字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尤其是针对对社区网友的特点,说说我的看法。社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地方,虽然说网络这东西,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但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的空间来说,这里有大量非常有经验的朋友,这种经验不仅仅是在机械这个领域的,也可能是其他很多方面的。我希望各位有经验的前辈,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而不是在一群晚辈面前整天各种抱怨。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国内的机械行业长期低迷,从而导致的一些列的连锁反应,最后反应在大家自己身上的最后结果就是工作难找,收入偏低等等。
那在我分享的主体之前,我要先申明两点:
1. 抱怨这个环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你我都是普通人,只能做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即使你再牛叉,请少抱怨几句,如果你是前辈,需要做的是指引后人,而不是告诉前面的路有多黑暗,黑不黑大家都看的到,不需要废话。对于新人,我为什么做这些?因为我经历过,不想你们太平白无故摔一次。套用一句电影台词:“我不是在培养你,我只是在指引你前进的道路,至于你到底走不走,那取决于你自己。”如果有人说,伤痕是成长的标志,那我同意,路依然在你自己脚下,我只是一个路人甲。
2. 面对黑暗你怎么做?是同流合污,还是独善其身?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沙场上征战,我也深陷泥潭,但这些年,无论什么时候,我没有教过你们什么阴谋诡计。做人做事,堂堂正正,要做也做阳谋!我是开坦克的,而且我明明白白告诉对方,我就是开坦克的,我要前进,要么配合我,要么我一路碾压过去。爱莲说,大家都背过,每个人都要端正你自己的观念,别整天想着歪门邪道。只有靠着自己强大的实力,才能保证你入万阵而不倒。而且这个世界也并没有那么的黑暗,至少在多数企业里,你可以挺直腰背做人,除非你自己不想这么做。
这两段话尤其是对某个人说的,你身为前辈,请考虑你给后辈树立的是什么形象。与其抱怨,不如做点实事。
下面是我要对大家说的几个方面:
1. 如何看待你的专业
老鹰问过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当年选这个专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这些年有人对我说,因为这个名字好听,霸气;有人说,我就是喜欢机械;还有人说,只是听长辈说,这个行业不会丢饭碗,好找工作……
坦白说,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的。
机械行业在国内各行业的从业人数上来说,是非常庞大的,这就决定了这个领域内的工作机会非常多。所以如果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如果你确实也对得起你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或者工程师的话,那找到一份工作确实不是什么难事。每年机械行业的缺口都非常大,因为内部的人员流转率非常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走了,但坑还是留着的。
但机械行业是如此巨大的一个体系,内部从加工到制造,从设计到测试,大大小小的各种小专业方向,多入牛毛,到底自己应该走哪个方向?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我现在其实是拒绝回答这个问题的,但这里可以再重复下原因。
因为在我眼睛里,这些方向没有区别!机械行业是一个整体,所谓的合格人才,是不可能只了解其中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所有领域的。比如说,如果你在焊接方面有专长,但如果你不了解冲压,落料,折弯,材料,制造等等,我就不信你能成为焊接方面的专家。所以如果你还在纠结到底要往机械行业内的哪个方向去发展,那大可不必,打好基础,撒网学习,然后根据你能拿到的工作机会,来决定你自己是否要发展下去才是正确的方式。工作虽然不难找,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有机会的,如果你通晓机械专业大部门的基础知识,那么你会发现,你前面的路会很宽。
另外,做的好不好其实和兴趣没太大关系,我这人这辈子从来没喜欢过机械,当年我也没选这个专业,只是因为发生了点事才进了这个专业。但我想我也发展的不算太烂,只因为我知道,既然进来了,不好好做,那就不要去谈什么未来了。这话是对很多年轻人说的,要发展,先生存,先保证自己活着。
2. 如何看待机械行业的收入
那回到这个行业的收入问题,机械行业的收入如果去和别的行业比,或许,确实不是那么高,但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差。很多人觉得收入低,那是因为机械行业是要吃点萝卜干饭的,由于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几乎没有办法直接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我们不抱怨学校,那些老师自己也一样不懂。但对于企业,企业凭什么花钱来养一群什么都不懂得应届生?所以导致了企业不愿意招应届生,或者收入开的很低。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弥补这个缺陷,这个阶段是痛苦的,典型的是毕业后的前五年。机械行业五年才入门,或者连门都还没进去,是很正常的,耐不住寂寞,没有耐心和毅力者,最好绕道。
那如果你一心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在五年左右,(前提你是合格的),你就可能迎来第一个转折点,这也是最重要的转折点。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有机会转管理,或者跨行业转行。我们承认做管理的普遍收入是比继续在机械行业要高,但不是绝对的。
如果在一些优秀的外资企业,你是可以一辈子做机械的,我以前分享过一条职业路线,在我之前经过的三家企业都有这样的路线:Assistant Engineer, Junior Engineer, Senior Engineer, Principle Engineer, Fellow Engineer, Chief Engineer, CTO
那么我想从这些职位的名称上,你们也不难猜测到其收入的情况。
所以机械转管理也好,继续在技术岗位做下去也好,只要你能熬过那个冬天,那么你就不会愁你的收入的。
我重复我当年举过的一个例子,大约在六七年前,那时我在带一个机械结构设计的团队,虽然团队不大,但当时我的下属,这些机械设计师(都不是上海人)全部都在上海买了房子。我不方便透入他们的收入,但上海的房价是人都知道吧?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学校很普通,学历也不高,但他们能做到,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做到呢?这是我希望大家反思的地方。
3. 如何看待公司的差异性
前几年,我推荐过一个企业之间的比较路线,那只是一个大致的路线,我现在很少提那个了。因为这些年形势是有些变化的,今天早上我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任志强提到,他不知道这六十年来国企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好处。坦白说,我完全同意,那么在我眼里,直接国企就被扔到了底层。
那如果我们只是从大框架上来看企业之间的差异,那我们依然是把外资企业放在首选的,因为这些企业带给你的,不仅仅收入,更多的是帮助你个人的一个成长,这是全方位的。一个人走多远,在于他能看的多远;而看的多远,不在于他的身高,而在于他所处的位置。很多百年外资,收入倒不见得很高,但它提供的企业文化以及对一个整体素养的培养,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
在外资企业里,依然以欧美企业为领军,日韩台等企业是排在后面的,韩企和台企的差异性太大,我不多说什么。而日资企业是有一定特点的,我甚至推荐过,大多数毕业生都应该去日资企业回炉另造一下。日资企业的管理风格让人比较难接受,很多日本人会直接骂人说话做事都很不客气,但对于现在相对年轻的新一代人来说,这是必要的。虽然我们不需要向日本人那样,一声前辈就毕恭毕敬,但尊师重道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缺失的一部分。而日资企业会比较注重人才的培养,虽然收入会低一些,但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再看国内的私企,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按任华强的观点,私企的贡献是远远大于国有企业的,那么私企才是创造国家财富的最主要源泉。我们是鼓励大家进入一些优秀的民企的,以我自己为例,很多人认识我是起源于多年前我和一个网友关于绘图软件的争论,在那个帖子里我就提到了,我在外资是因为收入的问题,那些年我也在成长期,我也要养家糊口;但如果将来的某一天,国内的企业能达到那个高度,那我加入我们自己的企业。
今天,我基本摆脱了经济上的束缚,而且我也找到了一家我觉得值得奋斗的民企,所以现在我也在一家民企里工作。而我希望用我的能力帮助这家企业成为中国民企的领军人物。我也在兑现我多年前的承诺(我这个人拜金,但骨子里还是爱国的)。
当然民企的数量实在太多,大大小小的差异性也太大,很多小型民企的操作很不规范,但这类企业的数量又是最多的,我个人观点,短期内以锻炼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全面的素养还是可以去尝试一下的,因为企业小,对每个员工的要求也就更全面一些。但这样的企业不适合长期发展。
4. 如何看待地域的差异性
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承认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程度远优于内地城市,但这些年以来,这个差距在变小。这本身也有经济的自然规律在起作用,东部沿海城市的用工成本逐年飙升,企业的税收等优惠却在一点点减少,再加上人民币的汇率的冲击,很多外资企业都在撤资,或者内迁到内地。内迁是一个好现象,这可以大大平衡产业的结构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对于我们求职者来说,由于机械行业不是一两天就能有成就的行业,所以要静下心来,那在哪个城市发展还是重要的。但不要过于强调东部沿海城市就一定好,因为这里收入高,但消费也高,很多人虽然看上去高收入,但实际上入不敷出也是正常的。
而且大多数刚工作的人都要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自己另一半的实际情况。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路线可以供大家参考,刚毕业就留在当地或者回老家(周边)找工作,积累经验的同时,把人生大事先定了,然后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的时候,再换大城市打拼,若干年后再根据自己实际的结果,来决定到底是留下来,还是回老家。
刚工作的时候,别强调一定要去什么大城市,坦白说,刚毕业的学生,除非你的学校很牛叉,否则直接跑来北上广,结果通常都不会太好。
尤其上面也提到了,现在沿海和内地的差距在减少,内地早晚都要发展起来,没有必要一个个都背井离乡的。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了好的生活,那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5. 如何平衡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
上面也提到了,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重要,生活也重要。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平时再忙,电影院一定泡,游戏一定打。严格的作息和时间安排可以帮助自己控制好时间。
工作的强度一般都很大,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新人,工作时间会很长;还有一些转管理的朋友,工作时间也很长。我只想说,尽管说,那几年萝卜干饭,但你发展的好不好,硬技能固然重要,但你内心的成熟度,丰富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社交圈才是让你生活变的更美好的基石。
要参与身边的一些活动,哪怕是公益活动,甚至是自动创建一些活动,因为这些会让你对生活建立起美好的憧憬和规划。
而简单高强度的长时间重复劳动,会让一个人变得冲动暴躁,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要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思考和规划,找到一些人生的良师益友。
最好是有一些自己擅长的爱好,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说不定也能给自己开创出第二职业呢。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最近我带的一个黑带班里,有一个学员要做黑带的认证,他的认证项目是如何通过六西格玛统计的工具来提升德州扑克的胜率。
这个案例很有意思,他一步步把我教给他的理论转换成了实际的数据,并且最后研究出了一个数学模型。他最后的报告中提到了,他很喜欢打德州扑克,他觉得把这套理论和他的爱好结合在一起,他觉得很过瘾。
我想这就是一个爱好与学习结合的最佳案例,这样对他的理论知识掌握也会更扎实。
6. 如何看待职场生活
有人说,这个社会很阴暗。我承认它不太干净。但不能因为它不干净,所以自己也就跟着它一起不干净。
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个人要做点事,必须要正心修身,然后再来谈事业。
今天的社会,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贪腐现象,觉得不走后门就一定办不了事,自己就一定没发展。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大量的案例冲击背后,人们不是提高了警惕,而是变得麻木。甚至觉得我不做就有点对不起自己,别人都在这么干,我凭什么不这么干。
从众的心理是很要命的,我们不觉得这是好事。
开始的时候,我就提到了,做人做事要有谋略,如果每个人都靠的阴谋诡计,歪门邪道,那最后这个社会必然变成一团糟。
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是不可能直接去改变这个社会的,而从人的天性来说,我也不信有人就天生喜欢去阿谀奉承别人,也没人喜欢走后门。
那么再次套用句电影台词:我就想站着把钱给挣了!
这不是不可能,大家想过什么人才会需要低声下气的搞那些东西?还不是因为自己没那个实力嘛,说难听点,这能怪谁?
很多人整天在网上抱怨,我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发展,只能靠关系,或者自己企业就是靠关系才能活下去的。
我一般都会回一句:你有空上网,没空看书是吗?有空打游戏,没空学习是吗?
做人,请挺起腰板,强化自己身上的优点,弥补那些缺点,至少别让你的缺点成为你的弱点,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然后自然能脱颖而出。
这里我也不希望有人走极端,我这里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自我修行,并不是说大家不需要相互交流。
君子之交淡如水,把酒当歌也无妨,正常的社交往来,当然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摒弃的是各种歪风。
有人问我,身边人人都如此,自己怎么办;看在眼里,一笑了之,清者自清,足以。
这些年我一份礼都没送过,没给任何人拍过马屁,哈过腰,不是堂堂正正发展到了今天。
依然强调前面说过的话,到底是你真的没办法,还是自己根本就不想走正道。
时间关系,我堆了这点字,应该已经回答了一部分朋友的问题。很多问题,请找出其类似的问题的根源,而不是见一个问题就大叫一声迷茫。
知道你自己要什么,你才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星月
抱怨改变不了什么,但不管怎样,数学、力学、原理是不会骗人的 好!!!! “我不是在培养你,我只是在指引你前进的道路,至于你到底走不走,那取决于你自己。”
经典 学习了,现在的人有点急功好利。 某个人,何不仿直说。这一点,我觉得大侠做人还是不够坦荡。 真心话!不能拼爹,就拼命吧!学 !学!学!每天进步一点点! 大侠的文字,我等晚辈应当多看,多思。 大侠辛苦 心思彷徨时看大侠的文字能定定心神,只是现在比五年、十年前更需要定力吧,谢谢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