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q720 发表于 2014-5-27 08:19:45

小小结构设计,总结这么多,配服

碎玉染流年 发表于 2014-5-27 08:34:55

我们大学老师讲的和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您从哪毕业的

mrplplplpl 发表于 2014-5-27 08:34:55

谢谢楼主的帖子,学习了

jolinmyiove 发表于 2014-5-27 08:46:45

云里雾里啊。

小西行长 发表于 2014-5-27 12:22:11

zerowing 发表于 2014-5-27 0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侠,这么猜是不靠谱的 。这里不仅局限于左右两个极限的情况,如果A3小,右极限就要考虑弹变的情况,A0小于 ...

既然举出这个例子,肯定在现实中应用较多了,不是自己凭空想的了。且文中所有尺寸现实中是有实际尺寸的,而且这个尺寸从表面上看,还分不清右极限的限制方式。这处结构的实际工况其实是百分之99的时间是有个向右的力压着的,没有好大的变化。变化的瞬间是换挡的一瞬时才有的,轴承没有剧烈的向左向右的趋势。(且轴承与箱体孔为间隙配合)但如果轴承的窜动量过大,会引起变速箱自动脱档(有风险)。因为从基本尺寸看不出右极限限位方式所以就得校核两次,比较优劣。(校核结论是右极限为箱体端面与轴承端面接触为宜)

xuanyue0910 发表于 2014-5-27 12:35:57

本帖最后由 xuanyue0910 于 2014-5-27 12:44 编辑

不是很看懂!不过看出关键是怕垫片3变形,第二年种情况数值大一点,保证第一种情况的优先发生!

小西行长 发表于 2014-5-27 18:06:16

碎玉染流年 发表于 2014-5-27 08: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大学老师讲的和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您从哪毕业的

北大!你信吗?跟哪所大学没啥关系!自己要认真才是

小西行长 发表于 2014-5-27 18:06:56

xuanyue0910 发表于 2014-5-27 1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很看懂!不过看出关键是怕垫片3变形,第二年种情况数值大一点,保证第一种情况的优先发生!

对头!讲的就是这个!

zhaoyago 发表于 2014-5-27 18:10:09

谢谢楼主的帖子,学习了.我需要慢慢回炉了:L

孙启明 发表于 2014-5-27 19:17:15

楼主把这个问题弄复杂了。首先要弄清楚结构。件4是带止动圈的轴承,件3是轴用挡圈。本结构是用件3和件2限制轴承向左移动(确定轴承的左极限位置),用件1的后端面限制轴承的向右移动(确定轴承的右极限位置)----楼主说过向右的轴向力较大,轴用挡圈的强度可能不够。单凭局部结构图是不能判断出原设计者的思路的,若想弄明白必须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但就本局部结构来说,首先要确定轴承的允许轴向移动距离是多少,然后再解决不能出现过定位的问题,再后来才是确定各尺寸公差的问题。注意,这里的轴承和轴用挡圈都是标准件,需要考虑这两个不受自己控制的零件的尺寸公差。
总之,山寨也好,自主设计也罢,出图之前必须对要设计的产品要有功能要求、工作条件、操作要求、甚至是自己或者协作单位的软硬件技术水平高低等各方面都要考虑到。否则,你就是山寨一件产品也未必能适合生产、使用。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小小的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