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明
发表于 2014-5-24 16:20:54
能不能这样设想,先把秧苗从田里拔出来,做一个辅助设备 专业分苗的。秧苗分好后按一叠等整齐的人工上料到你的插秧机上。不过这样增加一套辅助设备。:lol
春雪zw
发表于 2014-5-24 16:39:40
坚持就是胜利
老吴whz
发表于 2014-5-24 22:26:23
我开眼界了学习了
月下雪原
发表于 2014-5-24 23:33:56
能不能在育秧的环节就解决分秧的事?
beckham0615
发表于 2014-5-25 01:16:03
楼主,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看到你的这台插秧机我很兴奋。楼主这台插秧机难点就在无法分株上,能不能再放置秧苗的槽内再增加一套分株机构:秧苗用橡皮筋捆扎,根部向下垂直放入;以秧苗根部位为夹持点,夹持固定面积的根部扯开连在一起的秧苗。原理如同手撕纸条一样!分株夹子再与你的插秧夹子交接,最后插秧!
楼主的插秧机使用的齿轮传动机构,在泥水田里齿轮很容易因为泥污卡住。建议将齿轮部分加个罩子;还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此机构是以人拉动来实现插秧的,人在拉动过程中肯定会留下很多脚印,脚印的深浅也会不一样怎样保证秧苗是否真正插到泥里呢?小时候人工插秧,也有插不到泥里的,最后秧苗浮起来就被晒死了.
怪怪爱玩
发表于 2014-5-25 07:57:33
beckham0615 发表于 2014-5-25 0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看到你的这台插秧机我很兴奋。楼主这台插秧机难点就在无法分株上,能不能再放置秧 ...
谢谢回复,脚印没问题,主要是分株不好搞,现在已回城,没办法试验了,家中电压太低,想法不能试验
天立包装
发表于 2014-5-25 10:50:06
手动插秧机,在上世纪7十年代,全国各省就组织过各地的专家研究试制过,但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岳父那是就参加过,那时候技术都是通的,经常到各省搞的好的参观和学习,包括图纸都是可以共享的。湖北省当时还在宜城市搞过推广和表彰大会,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在全国都没有推广开来。听我岳父说,里面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了(土壤结构,打田的平整度,水田的水深,秧苗的大小粗细均匀等等),最后放弃了。不过现在国家还是很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在我们枣阳市(现在工作地)就有一家很大的插秧机企业,生产小型的机动插秧机。但是挺我把爸说,插秧的效果不是很好。在我们公安县都没有人用,所以他生产的插秧机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套国家的补偿款。所以大侠如果只是心血来潮,为了家里用,还是劝大侠放弃吧!如果大侠是想在我国农业装备这个上做出贡献的话,我是非常欢迎的 ,因为我家就是种田的,我也有你一样的感受。大侠还是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吧!
大罗99
发表于 2014-5-25 14:41:53
哈哈。。这是来自我大湖南农村的牛人呐!
tangjingsh
发表于 2014-5-25 16:14:45
楼主的精神值得学习,鄙人做设计的。家里的情况和你类似,丘陵地区的农村。一直有想自动化这一块。个人觉得插秧机难以做成功,建议改一个方向,原因就是分秧难以成功。我倒觉得如果用一个小柴油机,做一个自动小型的自动割稻(禾)成功可能性更大。插秧应该更多的从育苗就开始考虑。现在不是有抛秧吗?
我一直在思考,楼主已经动手了。要向楼主学习
中国的小铁匠
发表于 2014-5-25 16:40:12
学习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