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去之前的‘最后一刹那’
国人有许多成语、俚语、歇后语,说的都挺好的,比如‘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黄河不死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细捉摸这些东西,许多是矛盾的,甚至是不相容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国人之所以能5000年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活在这些东西里面,即所谓‘走哪个山,唱哪个歌’,在不同的场合与地域,用不同的方式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以求得一时之解脱,但从长久看,又会陷入到无限烦恼之中,俺说过,给欧洲设计,可以有15000欧的‘月人头费’,俺保证他不敢跟你还价,他还价了,俺给你补上,
俺还说过,在北京给人家画图,有5000R/ 周的费用,作现场翻译,有1500R 的日费用,
这时,就肯定一大堆家伙出来说‘扯淡’,为什么是扯淡?因为他没有看见‘棺材’,也没有见过黄河,
俺遇到过一个家伙,与俺侃壶口瀑布的壮观,俺说,那不是世界的大瀑布,吉县与宜川俺都去过,
俺有时琢磨,为什么国人必须要见到棺材了,才知道棺材是啥,你一直觉得人可以活1万年吗?
现在‘三哥’的许多公司都忙起来了,你觉得奇怪吧,‘三哥’收购了法国的‘阿杨吉轨’,并入了塔塔,玩钢铁的家伙居然有不知道塔塔是哪个的,俺说,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三哥的钢轨现在世界上大开销路,国人恨恨地说,早知道,俺们应该先收购了,
三哥一忙,许多‘画图匠’的事情就被挤到中国来了,就像欧洲公司许多图以前是三哥画的,现在给你画,也给你不少银子,你画吗?
到这时候,就是把棺材‘咣当’一声放你面前了,你没来得及反应,看到棺材了,而背后是黄河,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虽然不大,可你站在吉县,对面才是宜川,想打‘黑车’过宜川,抱歉,黑车被阿拉捷足先登了,告诉你,过黄河是100-120块,
哈哈,有趣吧,棺材摆到面前了,还有争论的,为啥欧洲公司给你设计任务?人家就是图方便,一样的欧洲标准,一样的水平,一样的出图格式,并且7月份不休假,为什么他不给我,不给拉倒,那又如何?你觉得欧洲人比阿拉水平高吗?
国人什么特点?就是该他站立的时候,不好好站着,而到了他倒下去的那一刹那,又不肯‘认命’,又无比的悔恨,甚至非常怨恨,抱怨人家:为什么你不早告诉我,棺材是能装死人的?
俺经常读历史,小鼻子的‘牛院长’,本可以不去守冲绳的,你一个军校校长,跟这个有啥关系?但接到命令了,就辞别家人,作最终告别,知道自己是去玩啥的,也知道不会再回来了,冲绳战役,米国的司令与小鼻子的牛司令,俩人都战死了,惨烈吧,米国最终是史迪威去接的司令才打下来的,何等残酷,
俺数年前就经常告诉人家,看到棺材那时就晚了,当你退到黄河岸边,明知道对面是宜川,但说啥都来不及了,剩下的,就是你‘倒下’
倒下之前,你还有啥话要说吗?哈哈,
俺听到人家告诉俺,要学洋文,要学理论力学,要学材料力学,等等等等,但都是‘未竟事业’了,哈哈,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4-4-19 14:45 编辑
刚开,先占
问题国人多只想着临时抱佛脚,以为抱了“佛”脚,再装个认真负责的样子,就能保佑了。可是有的“佛”喜欢闲时烧香的。临时烧的的根本不理。
因为“佛”平时太忙,临时烧的不是熟面孔,“佛家”不认哪。只有平时么常点点香的,"佛“们也知道那家伙烧得好,有点”香“功,再给他烧肯定上心,能烧好。呵呵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14-4-19 15:00 编辑
俺听到人家告诉俺,要学洋文,要学理论力学,要学材料力学,等等等等,但都是‘未竟事业’了,哈哈,
是啊
都未竟
“定力”妥协“
自己是清楚的
但是,却无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见了棺材也别落泪,进去躺一回,只要能出来,以后果断再也不会像棺材靠近了!经历过生死的人往往会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醒悟,经历过大挫折而后站起来的人,往往也会有大彻大悟,至少不会重蹈覆辙! 倒下去的最后一刹那
要玩,狠狠的玩
把这个行业,玩的更烂
最后,国产的行业死了
都是鬼子了的 倒下去想出来,几乎就没米吃了,三哥来抢饭了 见到棺材落泪有什么用?即便退到黄河也有背水一战的说法。总不能见到棺材或黄河就直接拿刀抹脖子啦。倒下之前,我一定先砍死几个,够本儿。 本帖最后由 ruoying_2233 于 2014-4-19 16:44 编辑
看到您说的“壶口瀑布”式的口若悬河,想起最近遇到的事情,一个将近60岁的“老工程师”,应该是位“大手”了,也曾给我们放话,跟着他干,不出几年就是响当当的工程师了,当时窃喜,跟对人了,因为也听他讲过不少他的“丰功伟绩”,经过很多事之后,才更清楚的认识到,要知道有没有,必须要拉出来练啊。
刚好有“机会”,他手上的一种设备需要展出,此前做过一台样机,现在时间紧急,老总也发话了,必须在展览开始之前搞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借调过去,帮忙搞下。从前是没有见过此工的图纸的,仔细一看,问题就来了,小问题没有这么在意,越往后看,心里越是不安,这搞的是什么啊,做的设备像是“闹着玩”,问题太多,需要修改地方,总是请示此工。结果多是说,“此处是有讲究的,不要动”,问什么“讲究”?又以神秘答复,最后老人家有点不耐烦了,说我做设备就是这样,哪有一次就可以的,这要多来几次样机才行,第一台样机不是做出来了嘛。当时就想,此工从前到底做的什么设备,可以翻来覆去的做样机。现在在他手下帮忙,时间紧急,就没有过多的想,能改的就改,有“讲究”的地方留住,最后被此工直接放到配套的外协厂家。
事情就这样,只有经过时间的冲刷,原本的真面目才显露出来,其间发生了一些让人很不理解的事情,此工竟然对设备的加工工艺不甚了解,因为他设计的真的是“颇有讲究”,以致加工工艺很是复杂,有次是在是忍不住了,就打电话过去,问了几个问题,没有得到正面解答,又追问,此工甚烦,'我有不怎么懂这些加工,你自己看着办!',这话要是在改模型的时候讲,还真可以看着办,但现在几乎是木已成舟,只能看着办多加钱,此时已经很佩服,此工好心宽啊,着急要的设备,自从把我放到外协之后一次也不再来(公司里外协在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程)。不管怎样,老板要设备出去展览的,无论如何也要搞出来啊,白天跟外协商量工业,晚上回来看图纸,从来没有做过这样让我心惊肉跳的设备,不过整体形势已定,设备做完也只能做展示了!
等我回公司,已经是十天以后,带回来三台做'展示'样机,看着我就心痛,原本可以做出来卖的设备,现在只能做样机。为自己此段时间付出的精力感到不值。此工见面跟他打招呼,也是爱理不理的,当时心想,我把他交代的任务,按其要求完成,有什么不对吗?!事情多,无暇想这些。
又过了几天,问了些情况才知道,原来他的第一台样机,在这家竟然用了一个月,做法是,没有图纸,直接把模型扔过去,玩命的崔人家,最后完事。而现在十天竟然搞出来三台?其实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也就这个时间可以做完的,事后细细想来,不免出了一身冷汗,我当时是去当肉盾or炮灰去了啊(按此工的时间算,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工作的)!此工怎么如此算计我这样的“小年轻”啊?现在想来,当时真傻,当了垫背的还不晓得,没日没夜的加班做设备。
看着公司花钱,搞出来这几台"有讲究"的设备,心里不免哀怨遗憾。最令人气愤的是,他的报价竟然是实际价格的将近两倍(找外协的总工私下报过价),有次下班同路,就问这件事,没说几句就急了,最后说“我就是做这个设备充个数”,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极品的事情,这样的极品人,也为自己的傻里傻气感到好笑。
这件事的最后一刹那,是把自己气晕过去的。望998大侠给以指引,如此之人,做些如此之事,我该如何解决
ruoying_2233 发表于 2014-4-19 16: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您说的“壶口瀑布”式的口若悬河,想起最近遇到的事情,一个将近60岁的“老工程师”,应该是位“ ...
你说的很对,旧时代也有混事儿之徒,不奇怪,玩技术,有经验论,但不能完全凭借这个,你看我玩到今天,依然对大家强调基础,强调计算,而不是谈所谓的‘经验’,经验当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
给你举个例子,我刚工作的时候,有的老工程师做传动系统计算,就是在他能找的参考图上进行所谓的‘靠一级,升一级’,
我就专门捉摸过这个,到底为啥?是不是合理?
有些设备是德国的,因为你啥都比人家差,自然你升一级,电机大一级是有道理的,但假如是设备是苏联的,就要考虑,苏联设备,大多是‘德国版’或者是‘德国盗版’的,其已经升过一级了,你就别再搞大了,
对这些,你要自己理解,不盲目遵从前辈的说法,
50年代,钱刚回来的时候,国人仿制苏联火箭,怎么玩都掉下来,没有人理解的,报告给钱,钱问了来龙去脉,知道火箭的筒子在苏联原尺寸上加大了一圈,问他们计算过‘横振’没有,国内没有人懂,完全是‘凭经验’,钱把这个问题计算了,改了参数,再就没事儿了,
你看到了吧,经验未必是对的,有时,没有理论支持的经验,一钱不值, 国人什么特点?就是该他站立的时候,不好好站着,而到了他倒下去的那一刹那,又不肯‘认命’,又无比的悔恨,甚至非常怨恨,抱怨人家:为什么你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