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俺觉得是“糟蹋”出来的,学了有机会“糟蹋”才能掌握。
俺洋文考试成绩还行,就是念不大准,以前还和同学争论过发音,后来回想起来是俺错了,只是初中老师就这么教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吧。。。 本帖最后由 xiaokongzhi 于 2014-4-4 16:47 编辑
只要是检索偏一点技术方面的问题,汉语检索出来的基本都是广告,换成英文google一下 基本都能在前几页找到答案,比较一下百度和wikipedia 就看出明显的差距,前者不是抄的对不上号,要么就是胡说八道, 就是说 混技术 离开英文 基本是寸步难行 看到大侠提到发动机增压器的问题,正好想到一件事。
最近福特公司推出了新嘉年华汽车,竟然采用1.0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据我了解,目前市场上发动机排量一般在1.4或者1.6以上才搭载增压技术。按照大侠说的:高压力,低寿命。1.4排量或1.6排量的发动机一定是达到了行业标准的抗压值才可以搭载增压器的,福特的新嘉年华的1.0发动机一定要做很大的技术变革才能保证质量过关。这款车的价格相比同性能的车,价格便宜了不少,可以看得出成本并没有提高太多。所以我感觉发动机上也没有下太多的功夫来保证质量。
具体关于这款车的发动机信息我没有查过,只是对1.0T这个配置感到很疑惑,不知哪位大侠能来讲解一下?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福特到底在想什么?做了什么?难道又是忽悠俺们中国人的噱头? 大侠高人也,嬉笑逗趣皆成文章~~
英文有一定基础后就会越用越熟,现在看英文资料不比中文的慢多少。但跨了专业还是挺难,有回看德沃金的《认真对待权利》原版看了两章再也难看下去了。 英文这东西,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曾经跟鬼子飞过小飞机,单螺旋桨的,他主驾,我副驾。感觉挺好。一趟下来,平稳落地。俺很高兴得对他说,“you are a good pirate!”他哈哈大笑,俺从此成为笑柄。
发动机玩得很浅,特别是没怎么深玩活塞式的。但一直认为高压下的经济性是一个波段范围。过犹不及。发动机增压,其实压缩比没变,但是压缩的物质量变了,点火时压力和温度都会提高很多。而高温高压下燃油混合程度和燃火传递性能都会增加,所以,经济上来讲,就会提高。但是相应的,整个缸体的负载就会加重,疲劳寿命是一定要下降的。这个疲劳不知是受力疲劳,也包涵了热疲劳。话又说回来了,油还是那么多油,这个过程再高效,最多也就是那点辛烷值所能提供的全部热能,如果燃烧充分了,你再增加压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无论是增加机还是高压缩比机,说白了,燃烧热能一定,压缩时用掉的能量一定要从做功产生的能量平衡损失的部分。即便不考虑损失,最终能变成你动能的只有燃烧能。所以,只要燃烧是完全的,你玩再高得压缩比也没有意义。但是这里还有切入点,就是燃烧能的获取速度,速度越快,可利用率就越高,越慢,效率反而下来了。所以,这其中,无论在压缩比上还是增压上都一定存在一个阀值,越接近越好。 今天学到个新单词 guerrilla, 从没想过游击队跟大猩猩能有联系 :)
furnace vs furniture 炉具 vs 家具 也没这么联想过,难过俺词汇量不够大。。。 海阔天空,啥都聊啊!有意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