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能说我几句,太憋屈了,感觉自己太嫩
一、昨天有一批外购产品要发货,让我做包装。去现场量尺寸,产品包的的好好的(外购回来的还没拆),我就问要不要拆了。他没说拆也没说不拆,然后就走了,我就按不拆的来了。结果发货的时候说箱子做大了很多,我去现场一看,全都拆开了,就那么一点点。好吧,然后我就被其他部门的人投诉了。也怪我当时没有问清楚,吃一堑长一智,初入社会我还是太嫩了,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做事一定要问清,说清,认真当头。
二、
来到这公司我觉得我离机械越来越远了,我虽然在技术部,公司虽然是生产钻具的,可是我现在做的就是包装,包装,还是包装。我们这个分厂都技术中心的大部分是菜鸟,出图纸都是另外一个厂的工程师出,我们这边还不知道什么 时候才能接合同出图纸。其他部门,包括我们技术部那个分厂的工程师都在不停的投诉我们说我们不做事,真觉得很憋屈。技术部在其他公司也许很牛,可是在我们这,谁都能逮到你熊你几句。
三、
最近有点萌生退意了,之前一直在坚持,想在这干个两年再说,现在真心觉得不开心,工资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主要是觉得不开心。也许是我的心里承受能力差。
最近一直很烦躁,欢迎各位大侠砸砖,能让我平静一点……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4-3-17 21:10 编辑
楼主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成长的一个前兆,一个契机。比单纯的抱怨要好多了。
话说,上个月我们公司一个新人,去客户那里访问,客户那里有两台我们的设备。
回来说,客户需要设备上气罐交货时的出厂证。
我问他,是1号机还是2号机,
他说他问了客户的一个技术员,那人貌似不是很清楚,吱吱呜呜地说应该是1号机。
我就把1号机的气罐出厂证找出来,发过去了,结果人家客户领导回信,说要的是2号机的。
我就给那个新人说,你没有问明白,弄得我白找了一圈。
这里的问题,或许是他在“询问”是的方式不够彻底或不够恰当。
我跟他说了让他以后注意,他觉得也没什么好辩驳的,就说以后注意。
我说如果你对问来的消息没有十足的信心,你可以告诉我“不是很确切”,我可以再找客户那边人去问。
我不是那种“会去责备你“为什么不确切” ”的人,
“不确切”都是有原因的,这点我可以理解,你直接说就好了。
楼主估计也是同样,现在刚开始弄,遇到这样的问题,
以后要达到一定水平,能够“用合适的询问方式”“让对方给出应有的回答”。
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过程,其实并不简单。
问的方式不够合适的话,很容易得到“不适当的回答”。
如果把这个能力看做一门功课一门考试的话,
我们都是小学生,从20分,到40分,到60分,到80分,循序渐进,少数天才除外。
假以时日,假以心思,才能提高,才能靠谱。
这也是communication能力的重点之一。
上次有大侠提到过 soft skill,这或许就算是其中之一。
工作中有时候需要的不一定是高深的技术水平,而只是需要你把事办好无差错。
工作中容易出岔头的地方太多了,从自己的方面做多种的努力,来避免出现trouble,
这也是工作能力的一个体现。没有一个简单的名词来总结这种能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靠谱。
还是那个新人,有一次在现场看到客户拿一张图纸,就问人家,
“那个图纸是不是子子桑画的”,对方说是,新人就打电话问我图纸的事儿,
而我并不知道那个图纸。就让他再去问问。
这里的一个问题就是,问对方的时候,
有时候对方不好回答,如果不回答,又显得丢面子,那就有可能随便应答一下。
这样有时就会得到“不合适的回答”。
同样,我打电话问客户现场人员的时候,不会直接问“那个压力是不是18兆帕”
而是问“那个压力是不是18兆帕,你有没有去液压站那里看一下压力表”。
如果直接问“是不是”,那么对方有可能根本没去看压力而不知道,
而他直接回答“不知道”又显得丢面子,就容易随便说个“是”或“不是”,
这样我得到的是“一个回答”,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根据的信息。
委婉地问一下“看没看”,对方就会回答“看”或者“没看”,实际上不伤面子。没看的话让他再看一下就好了。
现在再想楼主的问题,问人家是否需要开捆的时候,
如果直接问人家“是否需要开捆”,这话有好几个意思。
可以考虑问“是否需要开捆,能不能告诉我一下”,或者说“请问一下,以往的做法一般是什么样的呢”
把一个简单的问句,多加一些词,多加几个字,提问会变得柔软一些,同时也变得客气一些。
对方无论“知道”还是“不知道”,都更容易回答一些。
总结一下就是,一问一答,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对方如果“心里没有明确答案”的时候直接说不知道有可能会影响面子,有时他为了当时不丢面子,就会随便做出一个回答。第二是对方如果“心里有明确的回答”,那么他不一定会愿意把他辛苦得到的答案轻易地告诉你。第一个种情况是涉及面子的过程,第二种情况是涉及心情的过程,所以要去考虑出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取得合适的结果。当然,这也不局限于你现在所从事的机械行业,去其他行业也是同样的。所谓工作,不是一个人坐在桌子前面埋头苦干的事情,只有学校才会允许你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考试可以较少和他人接触而没有太大问题。所谓社会的工作,是要和周围人接触的,要么接触客户,要么接触同事,要么接触上司。接触别人就意味着“只有自己知道的信息”或者“只有对方知道的信息”的交换,这也就是communication。这个信息的交换就是一个提问回答的过程,几乎存在于任何行业,即使你这个机械行业觉得受憋了,去换到另一个行业,那么在那里也会有同样的问题,这一点不会因为你更换了职场而改变,去其他职场可能要经历更多挫折。甚至,这也不只是工作中的问题,这实际是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自己和周围亲人朋友之间,都是有着问答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在这些地方多花一些心思,那么或许会改善我们的communication,从而改善我们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
以上是一点想到的东西,不可能合适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喜欢请无视之。thx
初入职场和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样,会有不适,过一段就好了。 但愿一切都好 他没说拆也没说不拆,然后就走了,----
这样的烂咋很多。
只要自己不这样就好。 g2096 发表于 2014-3-13 1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没说拆也没说不拆,然后就走了,----
这样的烂咋很多。
只要自己不这样就好。
他带我去现场,然后交给我就走了,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外购产品的包装,不知道一定要拆 自己要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知道如何办合适。 qdtruck 发表于 2014-3-13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要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知道如何办合适。
嗯,感觉现在跟个小学生一样
职场上不会好像学校那样你帮我,我帮你 ,不懂还可以问。出来工作就不同人了,人心叵测,教你的可能还是错的。学会自己求证,自己独立,即使是厚着面皮问人,也要自己推敲一下对不对。 要么当孙子潜心做 要么多跳跳
等你熬成老员工了,希望不要跟他们一样。(不要学这些不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