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ing 发表于 2014-1-11 23:08:47

也说外企的培训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 于 2014-1-11 23:12 编辑


我进现在公司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公司的培训。

当我还是实习生的时候,就知道公司有个项目,有两年的培训。一年的基础知识培训,涉及机械、电子、软件、算法以及公司各大项目部门的基础知识;一年的项目经历培训,覆盖项目的申请,立项,客户需求调查,概念设计,初级技术讨论,详细设计,技术细节讨论,技术确定,项目发布。

其中第一年的培训,共32门课程,每周固定半天上课,课后布置需要不少于20小时的全英文作业报告。记得那一年,大周日晚上10点,QQ上一问,都在憋作业,呵呵。尽管作业难度不大,但交叉学科都有涉及,比如机械的要做电气的,软件的,算法的。有时候弄起来,还是比较烦人的。

这两年培训当中贯穿2次集中培训,一次是管理基础培训,一次是工程师培训。简单说说这两次集中培训。08年金融危机后,公司收紧银根,海外培训和交流多被叫停,最后本人参加的两次培训都是在上海进行的。

管理培训,哥们心得颇少,经验教训有一个,这里先简单说。

第一天的内容,是企业文化培训,说的直白点就是洗脑。记得内容有个叫做“letter & spirit”(协议和精神)的,讲师的解释下来的意思是。你和公司签了合同,应该怎么做;当自己遇到公司监管不到,自己可能犯错的时候,自己会从精神层面上控制自己。

第二天讲领导力,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去说服和打动别人,如何以身作则。比如如何控制员工迟到。

第三天培训演讲能力和PPT能力。每个人在经过训练后,都需要当着大家的面说两个30s。其中全程录像,每个人可以拿到自己在台上的录像。哥们下来看看自己,原来在台上那么放不开,那么猥琐。

第四天上午培训财务基础知识,下午通过一个摔鸡蛋游戏,活学活用这一周所有的培训内容。我发现财务培训的那个哥们,和那些做预测的经济学大忽悠们一样,他们貌似在给你未来理财方面的建议,貌似又不是,似是而非。总之,买股票还是买房子,他都有建议,但都不肯定,一切还得自己拿主意。摔鸡蛋的优点,我们是我们团队里唯一一个机械背景的“gcs”。现实过程,大伙都是考投票决定方案,一个销售主导了我们小组。小组其余人都不具备力学和结构知识,结果投票造成“外行指导内行”,“屁股指导脑袋”的情况,我们第一个鸡蛋上去就摔烂了,大伙都慌了。哥们是学机械的,现场把被他们否掉的结构捏出来,啪,第二个鸡蛋没坏,嘿嘿

第五天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天的培训,为了避免下午培训大伙打瞌睡。每天下午三点半,都有两位穿紧身运动服的女教练进来带大伙做“工位操”。两个身材都很魔鬼,虽然其中一个岁数大点,但风韵犹存;另一个小妹巨像王力可,看她踮起脚尖,舒展开动作,哇……男人都懂。

另一次工程师培训,这个哥们还是比较怀念的。

用乐高机器人做游戏贯穿了一周。来做培训的是两个老美,一个骨感大妈,50多岁,很瘦很有精神,讲课时有人玩手机她会暂时收走,有人打瞌睡她会拿一个“计步器”套你脑袋上,看看你一分钟可以点多少次头,哈哈;另一个是典型的米国大汉,从侧面看,这哥们的体型就是一个饱满的“D”,说一口流利得很难跟上的美式英语。

培训第一天,大家看到乐高道具,场地,然后是分组。我们组有3个机械的,1个电气硬件的,3个算法的。从凑成上讲,缺乏软件编程的。一起培训的,很多都是牛校出来的,国内清华的有几个,海归有乔治华盛顿的,康奈尔的,密西根的,加州大学的,其中某组还有个波多黎各出生的米国人。我们一个组员认为专业残缺,咱们就是陪练来玩玩了。汲取上次培训自己不去努力忽悠的教训,我就忽悠他,哥们是玩了5年机器人大赛的老油条了,咱们来,就是要拿冠军的。

第二天,概念设计阶段。哥们犯了错误,冒进地“买断”了规则里“市面上”所有的光电传感器,还没比赛,就透支了不少的积分。这让哥们忽悠的公信力受到打击,以至于讨论机械轮系这类我玩了很多年的概念时,建议几乎都被否掉。大家又开始“民主”投票。不过这次定了一个规矩,内行忽悠,外行投票。比如机械的问题,三个人有争议,大家说出来,说服其他人投票支持自己。下班前,美国大妈来检查大家的目标,我们最保守,对自己估计的得分是最低的。但哥们感觉“要拿冠军”的认同还是说动了大伙儿。知道开始的方向错误后,我们很快调整为“开环愣调”。当晚就在公司干到12点以后,这不算加班,没有奖金,就为了能干翻所有同期学员。

第三天,具体设计阶段,我们发现实际效果还不错。一开始误买传感器的事情让别的小组发现,他们会有心理优势,这个我知道。于是我们几个商量好,别的组过来调查情报,我们就说用了那些光电传感器,所以效果好。就这么简单一个骗局,其他组往往派打酱油的过来调查,通常都是些娇滴滴的小妞,一般都经不住我们几个联合忽悠,回报说我们有传感器优势。我们知道后就在那里乐啊,反而建立了自己的心理优势。这一天,另一个同样玩过机器人大赛的老油条在的队伍做得很牛叉,他们组员专业结构齐整,而且都是些名校高智商的家伙,南大的,东南的,东北的,交大的。那晚,他们调完,信心满满,一个小妞居然挑衅而来,说她们是要拿冠军的,并且10点就颇有挑衅意味的说“我们先回去啦”。我们压力很大,其实输了没什么,但冠军只有一个,奖励只发冠军,那晚大伙自发又搞到12点多。发现了最稳定完成动作的电压区间!这个问题,赛后交流,其他组仅一个清华的妞发现过类似问题。

第四天,调试准备阶段。其实能考上牛校的,必有其牛逼的不一般之处。同组原来很泄气,说就凑合玩玩的哥们,上海交大毕业的。这时候玩疯了,接连提出几个日神的设想,都取得成功。在一个一米八几的东北大学大帅哥手里,开环的程序也跑出了很多稳定精彩的路径来。前面说了,玩比赛,哥们还是知道些门道的,我们按规则“斥巨资”,到实际现场调试,两次。最早和最晚那两次,都是盘算好的。当我们的小机器人稳定发挥的时候,昨天还来挑衅的就不说话了。

下午比赛,每组做两次动作,我们两个单次分第一,总分和均分自然就是第一。当晚夜游黄浦江,我们举杯对饮,望两岸霓虹,邀美女对唱,何等惬意。

第五天公布结果,两个老美列出本场各组得分外,还列出了全球历年得分排行。我们团队全球名列第26位。时间长了,就记得前8位全是美国培训场产生的。全球第一的那个组,几乎拿了满分。看他们的视频,开源得分时,稳定无比,节流省分时,分厘不拉,创新的机构搭配销魂的走步路径。作为一个老油条,不服也没有办法。

话说回来,培训是烧钱的活儿。我们两年的培训,大概每人要花费20k USD,两次去上海的集中培训,一次9k软妹币,一次2k USD。银子真是好东西,没有银子这么烧着做培训,人才培养仅仅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怕是有点困难;没有银子这么烧着做培训,新员工觉得没啥前途时,就容易频繁跳槽,这情况下要技术积累和传承,怕也有点困难。

不知道国企的培训怎样,民企的培训是什么样。希望有社友分享交流一下。

国运昌久 发表于 2014-1-11 23:33:01

进来了解一下。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4-1-11 23:33:31

国企民企的培训就是走过场
还有,
国企和民企
现在没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95%)
一切都要你自己学

工厂自动化零件 发表于 2014-1-11 23:34:56

你公司的确舍得烧钱,不错

子子61961 发表于 2014-1-11 23:56:34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4-1-14 21:18 编辑

楼主大侠写的很好,感谢分享。

有一段有同感的是培训时录像的那一段。
俺硕士毕业后初次就职是进了一家人才派遣公司,
进去后有一个business manner的培训,
上课时让每个人自我介绍,后来才知道讲师用录像机把每个人的发言样子都录下来了。
之后放录像,看到自己的样子,确实像楼主大侠说得那样,有点猥琐且放不开,呵呵。
之后注意一些了,才稍微好一点。
后来在第二家公司的时候,经济危机时有了空闲时间搞培训,
在食堂里面,两个人面对面相隔8米,向对方喊“ohayo gozayimas”,就是“早上好”。
一开始的时候,真心喊不出来,练了几次才喊出来,感觉挺有用的。
俺以前一直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确实是放不开。锻炼一下了还能好点儿。

这些东西,看似与专业技术无直接关系,但是其强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
教你怎样打电话,怎样递名片,
学校里出来的人,面对卷纸基本上比较有把握,但是面对人的时候,表现如何就不好说了。
为啥?没锻炼过。面对卷纸已经有过两三千次的机会了,当然熟悉,
但是面对生人的人数,恐怕本科毕业生里没几个超过两位数的。
什么是毕业,什么是走入社会,
不是让你拿着你拥有的知识去发挥去单打独斗去看你有多厉害,
是让你去和别人和协相处,然后学到新环境里的知识,然后再进行应用。
和协相处,就是:平和,协力,配虑,授受。苍白的几个单词,能做好的,还真就不多。
有些东西你想获得,不是一直盯着它转,只盯着技术而忽略其他,往往事倍功半。
所谓获取专业知识,把它周围一些东西给处好了,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过来。


donggaord 发表于 2014-1-12 12:22:28

美国公司一般都比较有派头。

东海fyh126 发表于 2014-1-12 12:45:25

看着有点陌陌,就是不明白,上次机器人大赛,国队为啥弃权,水平有差距吧。

黄亨瑞 发表于 2014-1-13 10:00:23

本帖最后由 黄亨瑞 于 2014-1-13 10:03 编辑

我也参加过一些类似的培训,
一般分成两类,
一类是ASIA Group组织的聚会式的培训,
另一类是外包给专业公司的管理类培训,
都要花不少Money,
在五星酒店里举行,
还有聚会……
第一类,
一般分别由Group或欧美地区的大佬say something about his professional,
other people may talk something to share their know-how,
So this is a opportunityies to show your professional and know each other,
of course the boss also to find the good talent on the meeting.
第二类,
专业公司会请些专业的人做些标准的东西,
有一次是运营模拟练习,
manager、VGM和GM编成几个team,
分别承担GM、sales、technology、logisitc and prodcution等角色,
面对不同商业环境和竞争情况做好自己的运营,
现场竞争很是激烈,
大家都很投入,
每个组的老大最后平衡。
我们这组在最后决胜前是领先的,
但是大佬在最后环节中决心发挥一下个人作用,
没听取得大家意见,
保守了一下,
被另一组冲上去了。
呵呵,
那次是真的难忘!
还有2010年春节前,
请了个台湾团队练习教练,
因飞机晚点改了时间,
来了后就做2个小时的练习,
效果很好。
但是,
我觉得投入有点大。

总之,
这些培训互动性较强,
前期准备较好,
环境条件很好,
花费也很大。

阳光MAN 发表于 2014-1-13 10:02:10

民企自己掏钱去培训,我就是这样的人。

huanghuan871 发表于 2014-1-13 12:31:42

很多民企的培训就是给你洗脑,比较蛋疼!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也说外企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