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螺丝看的是心态而不是技术
先说一下故事情况:(上个月一个人在询求200只:M3*6的无头螺丝(机米),他之前用的是德国进口的,效果非常理想。想换成国产的,试过几十家的螺丝都达不到要求,就是比德国的差。偶然有一次遇上和我谈了一下情况。(因我有认识的朋友做螺丝出口的),我问德国螺丝多少钱一只,他说买回来20多元只,我又反问国产的是多少钱,他说1元的试过,5毛试过,2毛的也试过、、、、、国产的真TM的太差了,不行呀。)我在心想国内真的做不出这么好的质量吗?首先价格相差距大,那么质量又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另外一家正常生产定型工艺的工厂也不会因为你订了200只螺丝而更改工艺要求(这是从利益判断)。那么你就认定他做不出好的质量来吗?所以我认为要做好,应该提升我们的心态理念,这是比技术更重要的。打个比方:地摊粉看做国产和大酒楼看做洋货,虽然同样是吃一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做大酒楼?让老外也摆摆地摊呢? 天朝物价高,小的机械加工确实难做! 老外摆地摊,城管不就没饭吃啦 估计洋鬼子也不屑于摆地摊吧,理念不同,国人喜欢便宜货,物超所值再好不过了 有人做过测试,同样的东西,如果国产货要做到德国品质,最后成本会远远高于德国,你说国货还有市场吗?
为什么成本会高,第一是人工成本,因为中国工程师能达到德国工程师的水准的太少了,物以稀为贵,有那么几个水平达到德国工程师的,那收入要求会远远高于德国;第二是物流成本,第三是各种苛捐杂税,第四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价格,第五是材料成本,因为国产材料根本不行,就用进口材料;第六是热处理工艺,比如德国瑞士的机床床身都是自然时效的,国内企业会接受一年半载的时间吗。
最后当然是国人的廉价思维,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推高了成本。 果然便宜没好货 还有销售环节,一个德国螺丝拿出10%给采购做回扣,多少钱;一个国产螺丝拿出100%给采购做回扣,多少钱?做销售的当然知道卖哪个好挣钱,做采购的当然知道哪个好捞钱。这些确实是心态的问题,和技术无关 中国的事,一说到底,全是心态。。。有些人带头,众人看有利可图,此事才会经久不衰 就是,国产品质上不来就是很多人都这种心态,
那个价格有可比性吗?又想便宜又要好货,可能吗?! 国产货不也迎合了那些注重成本的企业的需求吗?不是所有产品都要用最好的螺栓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