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公司管理案例的启示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课上,教授提出三个公司的管理现状。然后叫学院评估其前途。A公司:8点上班,迟到或早退一分钟扣i50元。统一制服,必须佩带胸卡;每年组织1次旅游,2次聚会,5次联欢,4次体育比赛,每个员工每年要提出4项合理化建议。
B公司:9点上班,但是不考勤;每个人一个办公室,可以根据个人自己的爱好布置;在走廊的白墙上信手涂鸦不会有人制止;饮料喝水果全开放式免费供应;上班时可以去理发或游泳。
C公司: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没有专门的制服,穿什么就穿什么,把家里的狗和孩子带着上班也行;上班期间去度假也不扣工资。
90%的人为A公司前景最好。这时候,教授公布了这三家公司的真实身份。
A公司是金正,于1997年成立。因管理不善已经倒闭。
B公司是微软
C公司则是近年增长最快的Google.
大虾说的不错,米国是这样的,有些公司的办公室有床,哈哈,
主要还是看工作性质了,有些公司的工作就是可以不必每天都来,
举个例子,为我做各种方案的,就没有必要每天都来,周一早上开个会,会散了他就可以回家,到时间东西就可以了,
还有,俺给化工公司翻译说明书,对不保密的东西,周一过来领东西,领银子就可以走,每天下午5点把当天工作量发给审核人,就可以了,不必天天来,
有些公司,必须按时到啊,大虾要是开个模具公司,搞模具抛光的家伙,每天都不来,哈哈,大虾就难受了,哈哈, 在中国 适合A这是上下五千年的东西逃避不了的 看职位啦。有些职位甚至在家直接办公就可以啦。不过觉得soho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白领之类的吧。对有机床加工类的可能不适用。
A公司是形式,表面而已,职员工作是为别人——老板做的。职员工作太压抑。
C公司就是职员为自己干活。当然努力了。
谷歌和微软需要的是大量创新,今天不创新,明天就可能死掉,而大多数中国企业要求员工做到的是服从。 国内的工厂里,能有A制度就不错了。。。 中国人必须得管,要不公司垮的更快,5000年的劣根性。 B和C不适合国人的,没达到那种素质哦,不过好多外资是B形式的。 没可比性,也不适合机械制造业,包括米国的制造业
每个企业都有合适自己的制度,就像穿衣服.比如fsk,就必须A;而hw,就介于B和C之间.
很多外资的经理人都是BC,共同特点之一,是自律能力和危机感都非常强,且非常累,说句实在话,你能下班时间主动做事学习,坚持下来把这当成习惯,你也可以这样.
这个东西,叫信用.
但光有信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世界是结果导向,就像我们日常评介一个人的能力,会衡量他的技术知识什么的,但首先看他挣的钱和权利.
有了信用,再加上能力和努力,最后出得了好结果,才会有名声或者招牌,以及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