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
发表于 2013-8-20 21:41:41
这个,主任说以前的技校生比我们这群本科都强,那我想那时的本科应该甩现在的博士八条大马路了吧,嘻嘻,其实也认真查过过去的教材与现在的教材,发现没差多少。也许真的我们这一辈缺少了对机械那种狂热的喜爱吧。感觉也不像过去有那么多到一线的机会了,这个的原因前几天各路前辈们都说过了。
顺便占8爷宝地问问:到SMC广州在我这城市的的分公司当业务员怎样?要如何入手呢?以后是自己跳出来开个小店卖点配件还是尽量争取往广州总公司那边去呢?谢8爷赐教先!
天水蓝
发表于 2013-8-20 22:07:53
说到这个事,生出许多感慨。不夸张地说,只有我这个年龄往上的才会了解。
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否则基本没有我的机会。我是那种在国企混不出来的人。
当年,当然是包分配的,但这绝对不一定就是好事。
我在想,就是由于当年无望的工作,才督促我多学些东西,才有了日后的机会。当然,很多同样无望人的光阴,就在纸牌间流逝了。
当终于有一天有机会的时候,我抓住了。
我敢说,把很多今天的年轻人,扔到当年的环境里,怕是混的比今天害惨:除了更多了些无用的个性以外,没有任何比当年更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3-8-20 22:17:42
以前,我们村出不了一个大学生,现在一年出十个
以前,我读初中,一个星期15元生活费,住校
以前,我爸爸去工地打工,一天两元,活还不好找,工资也不好结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3-8-20 22:19:05
以前,一个扫地的,最后被请过去计算导弹曲线了
国家拨了两百万,他只用了几张纸一根笔
zerowing
发表于 2013-8-20 23:01:41
8爷的这话题估计80后看都很遥远了。
以前考大学有保送,能保送的都是无上的荣耀。大学毕业有分配,学习好的基本上选择面很大,到了单位人家也拿你当个人看。
再往以前,哪里有什么大学,知识分子都下乡了,要么参军了。跟着生产队部队除了运动还是运动。先不说搞生产,第一要务是背熟毛语录,坚持红路线。哈哈。那会儿也不讲学什么英语,都是一个个学俄语,希望能爬高点跟着毛子的技术走。而且学俄语的肯定都会先学一句“毛泽东万岁”!
所以再往后说说,80年代,开始有各种的自学工程,电大、夜大。考不上大学的或者年龄超的可以去自学,只是最后的学历不硬,评职称受限。
往工厂里说说,干啥都要看资历是必须的,稽查私访是常见的,国企被地方农民偷盗是经常的,能进设计院是蒙昧以求的。进了设计院爬板子是正常的,绘图描图是分工的,描图用笔是英雄的。
车间之间是分群的,车间内都是有劳保的,关联车间的人是不能得罪的,得罪了你的活就麻烦了。厂子内是有广博的,先进事迹是要报导的,模范都是要挂红花的,挂了红花是要上墙的。
哈哈,太遥远了,也记不起来多少了。很多都是父辈们说。
1032220424
发表于 2013-8-20 23:43:02
还真不知道以前的样子
_Lee
发表于 2013-8-21 08:00:17
哈哈,据说以前大学免学费房子可以分,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必然不合理!生产率低的社会,整体创造的价值有限,如果有的人享受了超乎平均水准的生活,那么必定有大部分人生活水平在平均线以下!这是必然的事情。
换到现在也是如此,一些人享受平均线上的生活,这部分人享受的财富哪里来?无非就是大部分人创造的而已。另类的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制度。
还有很多人羡慕别的国家高福利,高福利的一个前提则是财富的分配方式,这目前在中国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很多老百姓抨击的对象。但是却忘了高福利的另一个前提是社会的生产率高,创造的财富价值多。现在的中国生产率低,根本无法保障全民享受高福利——当然,用大多数人的财富,让少数人享受高福利,这也是不合理的。我的意思仅仅是即使财富分配机制达到西方那种模式,但是由于生产力创造的财富关系,也无法达到西方那水平。
a别烦我a
发表于 2013-8-21 11:24:48
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亲戚家有个考上了大专,家里教导我们,不指望你们考个大专,考个小中专就满足了,结果到时候考个破本科都郁闷了~~
无独有偶
发表于 2013-8-21 12:28:58
不劳而获,好吃懒做,无论在哪里任何时候都只有悲催的份
亡命之徒Lee
发表于 2013-8-21 14:34:37
难道成长的标志就是梦想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