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i 发表于 2013-7-30 08:41:28

尺寸不稳定的现象是否由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各位大侠

由于精加工铸铁件的一个444(+0.063/0)孔的尺寸,出现尺寸不稳定的现象。通过分析主要的问题在操作人员粗糙,但为了全方位的查找因素,也考虑了线膨胀的影响。我也通过论证,可有位老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希望有这方面经验指点,同时也是交流的过程。

.____. 发表于 2013-7-30 09:25:26

线膨胀的尺寸影响一般都忽略不记的!如果真的精度高到需要考虑线膨胀的问题时就应该上磨床了!

补充内容 (2013-7-31 07:53):
精车余量很小,温度很低的!不会有很大影响的!我们都是自己铸造自己加工的,0.05的公差都不考虑膨胀系数的!毕竟工件都是经过热处理的!粗加工后放置几天才精加工。

rzy_zh 发表于 2013-7-30 10:21:25

铸铁件还要考虑刀具的刚性与铸件本身的硬度均匀性及同批次的硬度一致性等等!

mfka 发表于 2013-7-30 10:29:37

凭感觉这个尺寸这个公差,热胀冷缩影响不大。

rubi 发表于 2013-7-30 10:53:32

mfka 发表于 2013-7-30 1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凭感觉这个尺寸这个公差,热胀冷缩影响不大。

大侠,能不能给个您的 参数参考一下。总要有说服力不是,同时不会带来以后的麻烦,您说呢?

rubi 发表于 2013-7-30 10:54:13

rzy_zh 发表于 2013-7-30 1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铸铁件还要考虑刀具的刚性与铸件本身的硬度均匀性及同批次的硬度一致性等等!

谢谢你的建议。
不过我们这是中型的批量生产,以前都没有出现过。突然出现的这种问题,所以做比较全面的因素查找。刀具和硬度的因素在于操作的因素,工艺设计多次评审后是没有问题的。

LIAOYAO 发表于 2013-7-30 10:58:52

铸铁的线膨胀系数相对比钢或铁略小

按10.0算吧,444尺寸在温差1°C 变化量为 4.44 μm;

0.063 mm 的温差变化量在 14.2°C ;

而 14.2°C 是要考虑 444尺寸的整体温度,非表面或局部温度,

如果加工和检测的时间段不同,或车间与检测室的温度不同,

其温差所产生的尺寸变化量就需要加以考虑。

rubi 发表于 2013-7-30 11:26:51

LIAOYAO 发表于 2013-7-30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铸铁的线膨胀系数相对比钢或铁略小

按10.0算吧,444尺寸在温差1°C 变化量为 4.44 μm;


十分感谢。
其实我也做了相同的计算,就是想再看看大家的建议。品质总是第一位的,严谨也是有必要的!

LIAOYAO 发表于 2013-7-30 11:34:56

rubi 发表于 2013-7-30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十分感谢。
其实我也做了相同的计算,就是想再看看大家的建议。品质总是第一位的,严谨也是有必要的!
...

7#算的是全差,如按中线加工,则温差剩一半,只有7.1°C,再考量实际加工情况,温差范围会更窄。

在精密量测的手段里有说到“停置时间”与“恒温”,可以去找找相关资料来辅证。

wuxiluanpaoP 发表于 2013-7-30 11:49:26

学习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尺寸不稳定的现象是否由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