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首先做好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那种慵懒而希望少出力多收入的情绪一直笼罩这个民族,当然你可以说,凡是古老的民族都如此,是的,差不多,你到埃及、希腊、印度去看看,这种情绪都很多,并且很难改变,只有那些单一民族的国家,或者人数比较少的国家,才可能突然发生变革的,朴正熙,看不管自己民族的特征,发动政变上台了,你读一段那个时期的资料,发现老朴上台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大骂自己的国民,骂他们懒惰,自私,没有眼光,并且强迫整个民族快速进入现代化,老朴玩成了,
中国,骂人的,劝人的,哄人的,都很多,比如国父,比如胡适之,比如鲁迅,蔡元培,等等,但无论谁,都不能改变国民。有机会可以读一下毛他老人家接见‘老波’的谈话,无不充满失望之情,
你年轻没有特别拼过命,当然不会有这个情绪,在中国,个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带动周围的家伙的,他们就是他们,你不能改变他们,一丝都不可能,你把他找来,每月付他10000块钱画图,不出10天,那种慵懒就体现出来了,这个不必责怪谁,
做好你自己,我对很多家伙说过这个,只要你做好你自己了,你无形当中可以给人家树立一个参考的对象,他怎么看,是他的问题了,
假如很多家伙都做好自己了,整个行业不是要什么有什么的?之所以现在千疮百孔,是因为绝大多数家伙没有做好自己,既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也不能促进行业的进步,到后来,整个行业都是伪劣产品,而自己弄的没吃没喝,这个才是现实,
本帖最后由 机械菜鸟90 于 2013-7-29 11:35 编辑
沙发,其实,与其抱怨不如学习。寄希望于外物,是不对的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7-29 11:43 编辑
做好自己手中的,让每天不虚度。每天进步一点,一旦有了机会,立马可以拉上去溜一下。。。呵呵
机会只给有准备之人。
抱屈无益。
楼主说的很好,做好自己,多一份责任感,少一分拖沓性! 虽然不能附和几句,但不妨碍我顶帖 社会就像一个碧波万顷的大湖,里面有很多的鱼,各种各样的鱼,大的小的,肥的瘦的,多汁的,少鳞的。你只有努力的去一次次地挥杆,才可能得到回报。即便有一万人站在湖边,谁也不肯一次次的casting,那最后依旧是鱼在水中,人在岸上。
有收获的,都是那些不在乎旁人怎么看,坚持做些“傻事”的家伙。
确实有太多的人只是“临渊羡鱼”,而无人“退而结网”啊! 韩国人认为出了门就开始工作,知道到家了才算是休息,并且中午不休息,工作起来认真细致,图纸上的错误都一一指出,并写出来如何改正,他的助理都32岁了,按说都能独当一面了,依然会给他捡掉在地上的铅笔,人也很礼貌,即使助理也是NO MONEYNO MARRIAGE。这种国民性,我想不强大是真不可能的
受了教训 得到前辈的指引 少了哀怨,不再自困 大侠的话很是中肯,但如果一次次一遍遍地这么说,话的分量就轻了。
君不见这社区当中,自信满满,牢骚满腹人有多少,而且有些已经是老家伙了,说点话也颇具影响力。但是翻阅他们的帖子,真的很难看出这个人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我导师是留学日本归来的,在他看来,我们所谓的学技术本身就是伪命题。只要是应用技术,别人做过,总是可以做出来的;做不出来的解释只有两个,要么没有足够经费,要么玩的人没有那种精神。我虽毕业不足5年,但读研工作学习时,见识过很多高校老师,博士后,博士士生导师,他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就是教人能够看懂书本上那些文档,他们认为这个叫做“学技术”。但学技术却不学怎么做技术,那么技术即便做出来,也没有什么技术水平。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体制问题”,抱怨这个的老攻城狮大有人在,但你问他体制问题具体体现在哪里,他就说不出来了。如果说他一直混的很惨,工资很低,告诉他像我们这里的外企,可以给出让他满意的薪水,但是忙的时候天天加班,有时候可能一周工作90小时,他就不乐意了。
改变他人真的很难,除非自己支配他的收入或者升官……
地板,跟上8爷的队伍。
多替自己屁股,苛求自己进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