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价值,取决于你选择的平台
最近听到一哥们又讲起了那个故事,关于小和尚拜求人生最大价值的事。主要内容如下:1. 一块石头,摆在菜市场,可以值20元;
2. 摆在博物馆,可值2000元;
3. 摆在古董店,可值20 W 元。
禅师告诉小和尚,平台不同,定位不同,人生的价值就截然不同。
前段时间谈到的薪资平衡问题,用这个故事可以得到一些解释。
但是,总感觉不太对劲。一块石头,本质没变,价值因环境而变?
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悟出了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的新人,开价都比较高......
开价只是表象,以前说过了,钱多人奸,钱少人傻
真正的差别是平台和起点,现在又不比以前机会那么多,错过了起点班车,基本就错过了一生.
龟兔赛跑,兔子撒开丫子和法拉利宝马比赛跑吧,没准别人中途没油了轮胎破了被你赶上了呢,呵呵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块普普通通的路边石头,你再怎么吹捧,也进不了博物馆古董店,永远只能在菜市场徘徊
一块年代久远经过精雕细琢的古石,就算流落菜市场,也很快有伯乐相马,很快能进到博物馆古董店发挥自己的价值
平台虽重要,关键还是看自身 本帖最后由 solo0352 于 2013-6-17 12:44 编辑
完整的故事及表达的意思如下:
“ 在苏非神秘家图能有一个门徒。这个门徒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地问他真理的答案。有一天,图能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市场,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许多人看着它想:它可以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硬币,大概10个派士(Paise)。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到10个派士——反应是不一样的从2个派士到10个派士不等。」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卢比。反应是不一样的,从500卢比到1000卢比不等。」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卢比,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卢比。但是这个人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卢比、30万卢比,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这个人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他回来。师父拿回石头说:「我们不打算卖了它,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老是问问题,那么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然后你就会要求得到珍贵的秘诀:你在要求得到钻石。首先成为一个珠宝商,然后到我这儿来,我就会教给你。」”
故事点评:
俗话说,跟着苍蝇找到厕所,跟着蜜蜂找到花朵,跟着富婆挣到百万,跟着乞丐学会要饭,跟着叽歪只会耍贱,跟着骚台只会菊烂,哈哈,这个逻辑确实很正确。但这是有个前提条件的,就是你是什么就会吸引到什么。根据同类相吸引的法则,如果你个人本身是苍蝇、乞丐,毫无疑问,得到的结果必定会如上所述,就算是老天开个玩笑,让你阴错阳错跟上了蜜蜂,结果还是不会改变的,自然法则决定了的。性格决定命运。
其实,这些都是表象的东西,时间长了,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能处于什么样的平台都是有条件的,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进入高平台。。。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3-6-17 1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块普普通通的路边石头,你再怎么吹捧,也进不了博物馆古董店,永远只能在菜市场徘徊
一块年代久远经过 ...
有道理,感觉还是有些不全。
一块年代久远的古石,就算未经过精雕细琢,进到博物馆古董店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
一块普通的石头,
关键是,
只要能进古董店,也可以值不少的价钱!!!!
问题又出来了, 在后门, 唉......
平台,首先要解决门槛问题.
比如,25岁时,你有什么能力,拿什么收入.然后,以你所有的本钱,你能攀到多高的平台,能在什么样的圈子里生存,然后你再学习再努力,再不断往上爬更高平台更强圈子.
这需要时间,所以年龄所占比重越来越凸现;
如果要当官,年龄问题更明显,按现在的行情,"40岁还没破处",基本没戏了.
这些大道理基本都是废话,但有行动能实践的人少,造成了现在一根扁担两头重的现状:高薪招不到人,人找不到高薪. 本帖最后由 shootbomb1 于 2013-6-17 12:18 编辑
平台就像一把武器,比如一挺机关枪,让你面对赤手空拳的对手时多了点优势,但你至少得会开枪,不然就是浪费资源然后被对方干躺.
欧美的知名企业,到今天还处于创始人控股的,用两只手数得出来,但人家无论破产或者并购,公司也不会解散,铁打的骨干流水的董事,保留了技术团队甚至运营团队的完整性,也保留了公司在技术层次上的积累.
在这点上,美国和欧洲和日本形式上有差别,但结果目标是相同的.
如果我以学徒身份(不是以便宜的中国劳工身份),去当地一家有点历史的欧美公司上班,在我出师前,要经过漫长培训和实践,这些998大侠都说过很多.其中一点,就是消化公司在技术上的积累,人家存在了80,90年或者上百年,多少前人包括天才积累的技术深度,不是单靠个人努力就能解决的,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公司能存在这么多年,而不是百毒里那些空话,也只有从这个时候起,我的眼界才开始打开,我的层次才开始得到提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