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去欧洲——欧洲面临技能短缺问题
欧洲实业家们就欧洲大陆技能短缺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发出警告,表示这一问题正在威胁本地区企业的竞争力,并导致制造业公司很难招聘到足够的工程师。欧洲数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年轻人失业、人口因素以及教育体系问题都使得企业可能越来越难招到工程师。他们表示,工程师短缺将迫使公司将更多的研发设施转移到那些拥有更多工程师的国家,比如中国或印度。(欧洲人新闻联播看多了吗)
沃尔沃集团(Volvo Group)首席执行官奥洛夫•佩尔松(Olof Persson)表示:“到2025年,我们可能需要50万名工程师。”沃尔沃是全球第二大卡车制造商。欧洲最大工程集团——西门子(Siemens)的首席执行官罗旭德(Peter Löscher)表示,“技术人员短缺(尤其是在德国)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教育体系提供合适的工程技能,确保合格的移民进入欧洲……或许欧洲工业必须应对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年轻人失业率接近24%”。
在这些高管发出警告之际,英国《金融时报》开始就欧洲制造业在欧元区危机中的表现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发表为期四天的系列文章。许多欧洲重要实业家指出了欧洲大陆制造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能源成本比美国贵,到融资的缺乏,尤其是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的小企业。
意大利皮特卡纳基(Pietro Carnaghi)的首席执行官弗拉维奥•拉迪切(Flavio Radice)表示:“我们正在失去大量的为像我们这样的中型企业提供支持的小企业,就因为融资问题。”皮特卡纳基是全球最大的立式车床制造商。
欧盟工业产值仍比2008年危机前的峰值低10%以上,制造业公司的工人数量比当时的3540万人减少了340万。
但部分制造业公司的高管们也辩称,不论是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旧竞争对手相比,还是与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新竞争对手相比,欧洲工业都有自己的优势。
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首席执行官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表示:“我们别再悲观了。没错,在许多国家,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危机时刻和重组时刻,但企业仍在继续发展。欧洲代表着高品质,并且不断地在创新。”
然而,企业领导人对欧洲刚毕业工人的技能感到担心。据估计,中国和印度每年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分别至少为40万和10万人。(40万毕业生又如何)。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的数据显示,仅德国就短缺7万名工程师。
点评:
欧洲缺人,这是事实;中国毕业生,也是事实,然而1+1会等于几呢。
说实话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合格率实在是太低了! 算了吧,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 去欧洲工作一般只有居留,口袋只会收得越来越紧,要读书一条龙
国内读完大学,如果直接到欧洲工作,而没有继续在欧洲深造下,和高级操作工没差别,比如我这样主要靠吹牛的,有点经历,但没有扎实的理论根基,既哄不到欧洲公司,也哄不到国内公司,哄哄国内的2B还是可以的,但2B又有多少钱可哄呢 学校每年都在扩招啊,能有好吗 行业里不少人,比如我,就和社区的很多人一样.
不管好坏,无论缘由,都上了轨道,或者说迷了路,或者上了贼船
上了轨道沿着轨道走,即使不发财,也会有碗饭吃.
迷路了或者上了贼船,以后怎么样,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上.
看了很多迷茫贴,我想如果人生也和做加工一样多好,实在不行了换个毛坯重新尝试,可惜人生不能废料,只能返工.
像我这样粗定位就走偏了的,还偏在定位点上,来来回回的算尺寸链,算得眼花也算不到条好出路. 实在不想说,我们过去欧洲工作...大概水平不过关...除了语言问题... 国人直接去欧、米公司干活儿,绝大部分不适应,得像工具大虾那样先去念了书,再工作,再跳槽,有这么个过程,
20、30年前,直接找人到米国公司去,大家都不去,怕人家歧视,内心受不了,80年代初,到欧洲去实习,都是先到人家车间去看一年,再到设计部门,
现在新一代,至今到欧洲公司,肯定根本不能适应,欧洲有学徒制度,时间特别长,人家自己能独立干活儿的时候,派到中国,就是大爷,大家仰视的不得了,国内年轻人没有那个水平,到那里被鄙视的肯定内心会崩溃的, 国内一般的大学生,人家看不上,说不准好的技工学校学生容易看上。大学生不踢实在一线,技校生进校那天就明白战场在一线,我的战场我努力] 中国的工程师门槛太低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