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和如何做事
高级人才和普通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经常思考的是做什么事情,而后者想的却是如何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一个人的出生无法选择,中学毕业之前也几乎不会面对“做什么事情”的选择,主要是念书,把老师和家长决定给你的事情做好。
但进入大学,特别是走上社会以后,你就要面对很多选择,很多事情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如果你闭目塞听拒绝选择,总是做那些被推到你眼前的事情,那你就是一个被动的人,一个随大流的人,一个把自己完全交给运气的人。
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选择性极大。这和古代社会差异很大。古代社会的青年几乎没什么选择,种地,赶考,造反,就这几种。而现代社会呢,选择可就大了,从第一个选择高考志愿考试,从事什么行业,在那个企业工作,随时可以换工作,找什么对象,在哪个城市甚至哪个国家,买房子,买车,什么时候生孩子,和什么样的人群交往,自己做饭还是买外面的东西吃,。。。。。每个事情你都需要首先选择做还是不做,什么时候做,然后才是怎么做。
选择大过努力,正是说明选择的重要。
决策做哪些事情和不做哪些事情,与学习做好某种具体事情,方法论是不大相同的。
你每天有多少时间在思考某事情该不该做,你做完一个事情后是否有总结”这事情是否该做“,还是只想着“要是换一个作法会如何“。
会选择的人是战略家,能把现成事情做好的人是战术家。
会选择的人需要眼界宽阔,需要信息灵通,而且思路清楚善于比较,而不是见异思迁;会做事的人需要兴趣单一,扎扎实实,不喜欢太多变动。
随感。
选择机会是有,但是现实又不会太给我们时间去思考怎样去选择 选择靠眼光,眼光是思维能力、知识积淀、价值观的综合,眼光不行,就只能靠运气了。 在于你本身知道什么。在于你见过什么。很简单。 职业经理和项目经理
经营专家和技术专家
怎样能成为这两个方面的专家?有时候感觉可能是天性,不能说谁好谁不好,各有自己的优势。
但难的是怎么知道自己适合?我适合搞经营还是适合搞技术?见识可能是谁都能有的,但全局意识、战略思想,不一定是见识能够产生的。
一条错误的道路,走到黑,最后毁灭的是自己的人生,可又有谁知道哪条是正确的道路呢?又好像没有哪条路是对的,也没有哪条路是错的,只是不同的路而已。 “会做事的人需要兴趣单一,扎扎实实,不喜欢太多变动。”
扎扎实实,是肯定的,兴趣单一和不喜欢太多变动,就不苟同了
与时俱进和随机应变是做好事的方式方法
兴趣单一可能会阻止与时俱进
不喜欢太多变动与随机应变相反
呵呵,仅个人观点 以前在村里考大学,人家说,你们家要是能出大学生,除非祖坟里冒清青烟了,可见物质的规律是有连续性的,社会是物质世界的延续,一个人能有多少选择其实大方向已经被前面的定好了,所谓命也。
谁在选择?谁在推动?自我
为什么好的不选择,确要选择坏了?比如抽烟,损失时间,生命,金钱,稍微有点脑子都不会干这事。但还是有很多人干,还干的不亦乐乎。因为你自我已经把你定好了。如同一颗种子。你的所有可能性包括高度大小已经定型。除非有基因工程来改变你的自我。否则,就是永远是滥泥扶不上墙。
本帖最后由 solo0352 于 2012-12-25 16:14 编辑
说到选择,归根到底,是你的自我在推动你去选择,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此理。
“你的自我”就是你,你就是“你的自我”,现在老阴大哥说要选择好的,但是于一个人而言,这个逻辑就是说用你的左手,来改良你的右手。有谁见过外科医生给自已做手术的吗?这就是在做梦,在你的梦里对自己说,不要再做梦了,要醒来。
结果你和你的梦还是躺在原来的那张床上继续着先前的美梦或恶梦,并且在梦里还多了为怎么走出梦境而自寻烦恼,
其它什么也没有改变,也不可能会发生改变。
除非打开第三只眼。
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思考和工作重点 个人觉得,中国人老这么倒霉,就是因为半吊子战略家太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