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
发表于 2012-11-12 22:39:10
佩服,感觉你说到点子上了。
龚晓庆
发表于 2012-11-13 13:07:09
哪天不看998大虾的文章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上官安尚
发表于 2012-11-13 21:18:45
说中国人聪明,现在机械就是搞不过日本,更不要说是德国了。原因就是这把。聪明是个贬义词??呵呵
小背
发表于 2012-11-13 21:49:47
一个女同学的微博:如果不想看书,照照镜子吧,看看钱包吧,瞅瞅新婚姻法吧.......
句子简单,内容丰富
mekiss
发表于 2012-11-13 22:21:36
这也很现在老板有很大关系,现在只要都是赶出来、省出来的设备
有想法找办法
发表于 2012-11-14 10:14:10
重为轻根,脚踏实地才是搞技术的基本要求
有想法找办法
发表于 2012-11-14 10:14:13
重为轻根,脚踏实地才是搞技术的基本要求
zhgjxshqll
发表于 2012-11-14 10:43:39
这也不能怪国人,谁叫咱门的生存成本这么高,而且工程师这个职业要进行前期的积累。就拿日本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的永不松的螺母来说,这个东西拿过来叫中国做也能做个大概,但就达不到永不松动的要求,人家在这方面也是积累出来(该公司常年积累的独特的技术和诀窍(knowhow),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这是HardLock螺母无法被模仿的关键所在)。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2-11-14 11:17:38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看看现实,大侠觉得是不是很可笑?
chenqibin
发表于 2012-11-14 11:47:31
国外用户经常问一些产品的具体性能,我们就答不上来了,也不敢跟人家叫板。有些产品可以不苛求这些东西,先解决有无问题,但是如果产品出来问题,又提供不上来就很可能面临被动局面。做这些东西一定要有像样的试验台,像样的负载,这些东西的投资都很大,不是所有的工厂都愿意投入的。我曾经见过沈鼓的试验台,人家配的是3万千瓦的电机,和三万千瓦的调速装置,其中调速装置就花了3000万从德国进口的,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能每台压缩机都模拟现场的实际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