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水的鱼 发表于 2012-11-6 05:30:20

我在德国的成长体会

本帖最后由 懂水的鱼 于 2012-11-7 03:17 编辑

今天还算有空,就想写写我在德国的学习和工作。希望通过我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经历所总结出来的感悟能对年轻的正在学习的朋友有所帮助。希望能对自己的同胞做一点点的贡献,做一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上篇: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德国大学,我觉得与国内最不同的地方是自主,自由,灵活。

在德国大学里有很大程度的选择专业的自由,比如说你学了一两个学期的企业管理,觉得根本不适合自己,你可以在下个学期开始换其他专业。当然,每个大学又有自己不同的规定,我所在的大学是可以在大学的初期阶段(4个学期内)换两次专业。这样你可以通过几学期的学习对自己入学时候的选择进行确认,同时可以了解其它专业的情况。如果觉得选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有更喜欢的专业,可以及时的调整。

另外,德国大学采取的是灵活的学分制,学生能在很大程度上自主安排学业进度。我认为这是很大的优势,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外国学生。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在上学的时候都是半工半读,自己来供自己读书。像我就是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了两个学期的课,考了两个学期的考试,这样就会赚出一个学期去打工,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赚一个保障。

这种灵活的学分制也保证了大学生活中的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像实习,兼职等。德国大学的部分工科专业都要求高中生在入学前完成在工厂里的6周的学前实习,特别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开始上学前就已经接触了车间的生产工艺。这样让他们尽早的了解了自己申请的专业,带着问题以及热情进入学校学习,也减少将来改换专业的几率。

进入大学后,大学期间大部分工科专业都有义务实习。机械制造专业是26周的义务实习,13周在初期学习阶段做,13周在专业学习阶段做(我开始读书的时候德国大学只有硕士学位没有学士,一般定的学制是14学期,6个学期是初级学习阶段,6个学期是专业学习阶段,然后还有两个个学期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校规定实习的内容,你可以自己规划实习时间。但是只有你提交了公司出具的26周的实习证明以及你自己实习报告给校方,才有资格开始做毕业实习。

除了义务实习,你还可以做自愿实习,很多的德国学生都会在大学期间做超过1年的实习,实习期间你可以申请减免学费。

德国公司不论大小通常乐于为专业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一方面是因为此阶段大学生已能胜任公司很多日常工作,公司可从中挑选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习生工资低,用他们处理短期业务省去了后期人员安置之忧。学校附近的公司会主动向学校提供实习职位,学校的信息栏会贴出很多有用的实习信息。学校和企业之间还会联合组织一些招聘会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期间就接触企业的信息,尽早规划自己的职场路线。

另外,学校各学院各专业会经常组织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们尽早接触各行业。
除了国内的实习,学校还提供很多国外实习信息,你可以申请去美国,中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实习,增长自己的见识,也学习语言,体验生活。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在的这个大学还有很多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信息共享以及促进交流是社团成立的初衷。加入社团都是自愿的,想加入的同学要先写申请,成为预备成员,然后通过社团的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成员。正式成员在读期间是新社团成员,毕业后参加工作了成为老社团成员。新加入的成员可以住在社团提供的便宜的学生宿舍,享受一些待遇,可以得到老成员的建议和指导,共享老成员的考试样卷和实习信息。很多老成员已经毕业工作,所以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实习及就业信息。当你做新成员的时候可以享受很多待遇,比如社团出钱去旅游,可以交一点点的租金,可以经常吃免费的晚餐。但是当你毕业成为老社团成员时你就要交一定的会费,再来支持下一批的新成员。社团每年都会举办几次活动,老社团成员会从各个城市回来与新成员交流。我们这最老的社团好像是1920年成立的。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信息共享及促进交流的方式,很有学习价值。我有幸参加了一个社团,得到了很多老成员的帮助,现在也成了老社团成员,也能帮助新成员了,呵呵。
下篇: 在德国公司的见闻
看过我其它帖子的社友知道,我是今年8月份才开始在一家德国公司从事机械设计行业的。之前上学的时候就在这家公司实习,在很多部门呆过。德国公司对来实习的学生都很负责,真的会布置一些实际的工作,需要担些责任的工作,而且他们有任职计划,几周在采购部,几周在销售部,几周在生产部,几周在技术部都是事先计划好的。所以我一圈实习下来,各个部门的同事都基本认识了。所以虽然是今年8月才开始正式上班,但是大部分的同事我都认识了,工作进展起来都算顺利,知道什么问题应该去问谁,而且大家对我都很客气,很耐心。
德国人做事认真和细致,做什么事都很系统化。比如说对于我这个新人的培养,他们不求快,不求急进,只是很系统的教我慢慢的上手。

我负责的是一款机器的改进设计,在进行设计前我需要把这款机器的各个零部件用3D画一遍。尽管系统里已经有3D存档了。这样有助于我了解各个零部件的构 造及功能。有任何我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去库房拿出真实的零件对照学习。要是我有问题,同事们大多都会跟我很耐心的讲解。他们很注重动手能力,又很认真。有什么我不理解的地方,其实他们可以大概给我讲讲或者在纸上画画,可是他们会让我把原型搬到办公桌上,给我工具,让我亲手卸开,让我亲眼看到那个零件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每周五都有例会,部门每个人都把自己这周工作的情况,项目的进度讲一讲,还有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互相帮助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他们注重交流,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立场,讨论问题是很直接,有什么观点会开门见山。每次的会议都会有记录备案。这些我觉得都是有用的工作方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带我的老人教我要对自己做的工作认真负责,所有自己设计的东西一定要能清楚的讲解为什么这样设计,对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要有准备做回答,最好具体的尺寸参数 都能背过。这些真的都得下功夫的,我就很佩服这个老师。他在这个公司工作了10年,对所有的机型都很了解,说一个零件他就能说出在哪个机器中使用,相关的参数以及是哪个供应商。
德国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公司也不例外。每个新人第一天上班都会得到老板亲手送上的一束鲜花,然后有部门经理带着去每个部门跟同事介绍认识。公司内部每个人都有生日提醒软件,每个人过生日都会得到同事们的祝福。德国朋友之间的礼物也都是点到为止,都是小小的礼物,像是一盒巧克力,一盒蛋糕,一束花类似的。普通同事之间大都不送礼物,而过生日的人在当天会带自己烤的蛋糕或者点心来公司分给大家吃。每3个月公司组织一次生日派对,所有这3个月中过生日的同事一起凑钱请公司所有的同事在公司吃饭,一般是party service送到公司来吃。公司会为每个过生日的同事根据你的性别,工作的工龄准备一份礼物。然后利用这次聚会的机会老板会介绍一下公司最近的近况,介绍公司新近的员工,念一下每个过生日人的星座特点并发礼物给他们。
圣诞节的时候公司会有一个很大的圣诞派对,所有各个公司分部的代表都会来参加,会促进大家的相互认识和交流,派对中会有节目和游戏,结束的时候会有抽奖活动,奖品很可观。
这些是我到现在能想到的,之后还有什么见闻我会及时跟大家分享的。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快乐顺心!!!

懂水的鱼 发表于 2012-11-7 03:34:37

老鹰 发表于 2012-11-6 07: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的强盛的根基在此。中国人并非不善于技术,关键是没有好的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

是这样的,中国人其实比德国人聪明的,德国人很认真谨慎执着,但是同时也死板,不灵活,从另一方面上说也是缺点。我们公司经常会有中国分部的同事回来培训学习,从他们的讨论中能觉察出看问题想事情的角度或者方式不同,也能感觉的到中国人比较灵活,德国人比较死板。


懂水的鱼 发表于 2012-11-7 03:49:52

沈石头 发表于 2012-11-6 0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比较之下,我这边的情况是工作上的安排比较粗糙,完全自学,放羊式培养,公司产品的信息比如图纸之类 ...

我猜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跳槽的太多,公司要对自己的产品信息保密,所以就不会完全共享,而公司对员工的不信任让员工更加没有归属感,就这样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我们公司的员工大多都是老员工,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大有人在,公司提供尽可能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和你自己工作效率和成绩挂钩的待遇,然后给员工最大的信任和自由,这对拴住员工非常有益。当然这种模式让你也很难有出头之日,因为只有当你的部门上司退休你才有可能接替他的位子,就算你比他优秀很多。这样可能会留不住有野心有能力的人,竞争不激烈,工作状态很松弛,也会影响效率。总而言之,任何模式都会有利有弊,公司总要在利弊间权衡然后决定自己想要的模式。我们公司的宗旨就是只要公司的业绩趋势是上升的就可以,就算很缓慢也没关系,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公司气氛其乐融融就好。公司有时候不只是为了赚钱,只要是能帮助到别人,对社会国家有贡献,他的存在就有意义。

孤酒 发表于 2012-11-6 05:52:44

先实习后学习,这是对个人成长非常有利的。
想问一下,楼主公司多大规模?多少员工?有几种产品?

whhsjc 发表于 2012-11-6 07:28:45

很羡慕啊

老鹰 发表于 2012-11-6 07:40:40

德国的强盛的根基在此。中国人并非不善于技术,关键是没有好的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

ljt533 发表于 2012-11-6 08:23:41

羡慕楼主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啊

の小南灬 发表于 2012-11-6 08:26:27

LZ好好珍惜吧

wangceyuan 发表于 2012-11-6 08:34:54

先实习在上课,各个部门都做一遍,这样能给自己更好的定位,找到自己最擅长的。

彡緣☆青春彡 发表于 2012-11-6 08:37:07

真的很羡慕楼主啊!

沈石头 发表于 2012-11-6 08:39:44

  相比较之下,我这边的情况是工作上的安排比较粗糙,完全自学,放羊式培养,公司产品的信息比如图纸之类几乎成为各个项目负责人的私产,从来不共享,更新到哪个版本,当前的状态只有项目人自己清楚。人际上倒是挺复杂,各个都是领导们盘根错节的关系,来个新人都是不能随便的表示友好,说不定就得罪哪个了。设计改进买些外购件,指定了供应商,结果实物到工厂时才会发现外购件被改了,竟然不用通知第一设计人。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抱着学到东西就跑的心态在混。 
  咱们都不笨,可是精力被分到很多无关工作的事情人,虽说做事先学会做人,但是搞技术的单位做人弄人成了主要内容那不是坑爹么?希望纯粹一点,特意换个靠窗的位置远离“战火纷飞”的“中原地区”,借点蓝图出来看看,参照现场的产品的照片,找些原理性的书自己研究。昨晚看《带钢精整设备》还真看出点东西来,原来是想解决张力投入的问题,看照片才发现竞争对手早就在设备上进行了张力控制设计改进的尝试,原先我们专门开会分析过那些照片,对其中的一个油缸的作用猜想是防偏的,现在看了书才知道是跳动辊控制张力波动的原型。果然能静下来看看书还是有收获的。
  羡慕LZ有这样成才的经历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介绍的情况也开阔了我等的眼界,同时也有启发。非常感谢!

智狼野心 发表于 2012-11-6 08:42:35

楼主珍惜!羡慕嫉妒!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德国的成长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