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见闻之老油条们
总有几个工人跟老板是老熟人,没创业前就认识了,创业后一起打拼,因为文化程度的关系,没成为车间主任,却成为连车间主任都不敢管的人物。去厂内、经理那屋,跟上自己家差不多,二郎腿一跷,烟一抽,沙发一靠,这厂长、经理的态度还挺客气。上面一客气,下面就不好干事了。如果碰上手臭,干活尽出错的,比如上回说的老G,那态度好极了,质检员也不好说什么。如果水平不太臭的,挺能干的,那就坏了。那脾气,牛B,告诉质检员,当着厂长、经理的面我都敢骂你,怎么着。因为人员流动大,来的工程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时候图纸虽然这么画,但拿到车间,工人觉得不好干或者根本干不了,老油条们就自己动手改了,却没有通知技术部。反正装配时也真没影响什么,用他们的话讲,俺心里有谱。但质检员不同意,得有个标准吧,要不根据什么认定为合格的,不合格的。纠结N多天,最后双方都找到技术部,我一琢磨,这图是N多前任画的,我没什么直接责任。实物与图纸不相符,是历史问题。现在有矛盾了,只能两将就。一方面看懂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请教老油条们,零件如何加工让他们方便加工。既不能不听老油条们的想法,又不能任着他们的性子胡来。这就需要有理有据有节,自己也得变成老油条,嘿嘿。什么,你说工艺工程师哪去了,本厂自建厂之日起就没这职位,工艺车间定,人家说了算。经理管着供应、销售、质检,厂长管着技术、生产、综合,经理老婆管着财务、外贸。各部没头,三分天下。什么,你说ISO有没有,你out了,这年月什么ISO认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本帖最后由 风随意 于 2012-10-7 19:05 编辑
国际惯例沙发先坐下!!!文章可以慢慢看!有木有给哥家分的?{:soso_e113:} 中国特色。 见识过,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卷铺盖走人。 新革命遇到老问题。这个现象是发展中的产物。我相信很多厂都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要改变这样的现象要看老板的管理水平了。 我们厂就有这样的老油条。 这个...不是新闻了吧 ...工厂厂龄超过十年的,都这现象 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建设的。 总有存在的土壤。 你那算什么?富士康员工都不跳楼了。不爽了直接打品检。大爷就这么干,谁敢说不合格就揍他丫的。坐下来想想,这种团结起来要做天下的主人的玩儿法,让人不得不惆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