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考研为了换上名牌大学的招牌,真的是个好出路么
普通二本院校的我,马上就要大四了,对于就业的迷茫越来越强烈。迷茫在于我的矛盾,一方面讲,我很想去一家有潜力的公司就职,但在学校太普通和就业紧张的客观现实之下,让我矛盾;另一方面,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考研,但不考研的话你就改变不了你普通大学的命运。
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是因为要甩掉普通大学的牌子,去上更好的学校,换上名牌大学的招牌,最终能有个好工作找。也有的单纯为了逃避现实,也的确有一部分是真心想在研究生里面深造,喜欢那种学术氛围。
求大家的是,你们认为对于机械行业来说,再结合我的这种现状,考研是个好出路么?还是有工作经验更重要呢?
我只是想知道,对于个人五年内的发展(当然未来还是需要更高的学历),工作和考研那个更重要?最后问的是,咱们中国的机械行业真的像有些人说的已经出现瓶颈了么?中国机械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呢? 男人不能指望用招牌来装点自己,那不算实力,也不可靠。 之前的我也跟你一样,在考研和工作之间不停的思量,后来发现带我们毕设的研究生自己都在迷茫,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工作。其实考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第二次上大学,我一个浙大研究生的同学说一天到晚不是看书就是帮导师写东西。 迷茫 at84511 发表于 2012-6-30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之前的我也跟你一样,在考研和工作之间不停的思量,后来发现带我们毕设的研究生自己都在迷茫,就毅然决然地 ...
看书写东西不好吗?关键是看的什么,写的时候思考了什么 at84511 发表于 2012-6-30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之前的我也跟你一样,在考研和工作之间不停的思量,后来发现带我们毕设的研究生自己都在迷茫,就毅然决然地 ...
呵呵..谢谢!
参加工作也有3年了,我觉得对于机械来说,实践很重要,真正设计中用到的理论本科基本学习完了。之后就是你怎么去应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对于某些人看来就是画画图,改改结构,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好的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设计产品需要,选择最佳的材质,做何热处理,表面处理,设计的结构是否易于加工,易于装配,结构是否合理甚至还得把电气实施考虑进去等等。或许理论可以粗略的计算出一些结果,但真正检验还得在应用,调试中得出结论。
对于考研,学校的选择固然重要(一些事业单位或者所谓的国企对待211和非211学校的毕业生在待遇上有些许区别),但导师的选择更重要,导师的课题有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也就是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如果选择是搞理论的导师,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前沿领域,或许对于毕业来说,very easy,可能的话你还可以轻松的发表几篇EI、SCI的论文。但是这类课题一般跟实际应用差别很大,甚至工作中就应用不到这类理论。这类的也就是基本看看书,看一些学术论文,对实际设计能力的提高起不了多大作用,当然,一般搞理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强。
横向课题一般是跟企业合作的,如果是真正意义的合作,一般都要求替企业解决问题的,一般做这类课题的学生都会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去,导师要求严格的话,可能比上班还累,但做这类课题有些许报酬,而且一般是在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帮助……
以上都是个人愚见,请各位喷的时候,留点面子。忙去了…… 想做科研,以后读博或进研究所什么的,读学硕
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读专硕
现在不象以前,硕士脱离实际,现在有专硕,就是为了贴合实际,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而设立的硕士
所以,个人认为,条件许可,有这个能力,还是应该去读;但是应想清楚,为了什么读硕士,读博,科研,或者工作,来选择读学硕还是专硕 本帖最后由 shootbomb1 于 2012-6-30 10:21 编辑
这是2种思路
一.考研
考研是提高进入社会的门槛,你会有更多机会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
工资高的研究所,外企包括很多大型民企的研发岗位,大国企/垄断国企,很多肥水横流的事业单位,这些地方除了关系背景,就看资历学历,现在连局长处长们都知道拿MBA镀金,何况普通人;而要在985/211高校任教更是要海归博士
考个名校还有更多机会海外深造,比我这样工作以后再绞尽脑汁想移民的,机会多多了.
二.二本毕业工作
现在大学生那么多,你难进好单位. 便宜没好货,对你对单位都是这样.
有的事业单位招清华北大的学生发报纸整理文档,可能你认为你比他们强,但你没机会进大门,一切都是惘然.
如果你能力够强,混出来了,你也完全可以骄傲地鄙视那些混得不好的名校硕博. 但这个难度大,竞争者太多了.
综上,如果你是能折腾有"办法"的人,不要说研究生,小学读不读都无所谓. 如果不是,多镀点金没坏处.
妈的,学历查三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