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日月
发表于 2012-5-30 10:50:13
汉尼拔0001 发表于 2012-5-30 0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拆开日本的马达和中国的马达比较过,其实有些不一定是价格造成的,是本来就不想造出好东西让国人用 ...
不要跟他说,没意思。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自豪感是对的,但是你认识不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就永远进步不了,人家小小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你不去借鉴人家的优点,老是抱着这种想法,你根本进步不了,中国的国产车为什么比不上日本的,说落后10年过分吗?落后就要承认,落后不可耻,可耻的是过于自负、
leftwall
发表于 2012-5-30 16:40:32
不配文字基本看不明白
配了文字也有好多看不明白
迷上雪
发表于 2012-6-1 10:56:57
huiwenwhw 发表于 2012-5-30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电动的估计还有差距,液压机性能方面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利润空间上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归根到底,基础件 ...
全电动的基本是没有可比性的,差距非常的大,油压机系列也是有着很大 的差距,稳定性,精密性。以及高循环性和其他附加功能等等都是有着很大的差距。我用过近20种机器,包括日本,德国,港台和国内的液压机和电动机,以及高速机,这是我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此贴并无其他意思,只是自己对于这几台机器优势的一点点看法
迷上雪
发表于 2012-6-1 11:17:16
小胡爷 发表于 2012-5-30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液压管路也是1983年的吗?竟然没有生锈腐蚀堵塞泄漏?
机器上我已经找不到铭牌,机器是改装后买回来的,一定是被商家给打磨掉了,但是那个三菱电机肯定是1983年5月的,距今已经30年了,但是看着机器的外表,我可以断定,机器至少在20年之前,这个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表面看不到明显锈迹,也无明显液压管件漏油现象,我摸了其中一台机器的锁模油缸的进油管,是有点轻微的渗油,但是油路温度还是比较正常。毕竟油管是用了好久了
小胡爷
发表于 2012-6-1 14:52:01
迷上雪 发表于 2012-6-1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机器上我已经找不到铭牌,机器是改装后买回来的,一定是被商家给打磨掉了,但是那个三菱电机肯定是1983年 ...
我想机器本身性能材质优越,制造商实力过硬之外,另一大原因要归功于使用者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做的比较到位!我是做设备管理的,还是比较注重使用环节的保养工作。设备买得好,不如用的好!
思考。。。杜
发表于 2012-6-4 15:51:38
看完,学习了。谢谢
成形极限
发表于 2012-6-4 18:16:24
本帖最后由 fastarrow 于 2012-6-4 18:25 编辑
国产的十几年前都有液压马达链条调模了,另外你说的哥林柱间距调整方式实际上应该是拉杆大螺母锁紧防松的方法吧。其他还没细看
olivern81
发表于 2012-6-4 18:32:41
想起了洛轴参观的时候,几台70年代的液压磨床(好像是)还在用,而且还比后来新来的国产货好用
amqq0807
发表于 2012-6-4 21:32:30
小胡爷 发表于 2012-5-30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液压管路也是1983年的吗?竟然没有生锈腐蚀堵塞泄漏?
液压方面.硬管可能没换.但是软管肯定是换过的.看集成块那张图,里面同一尺寸的接头,管子外径是不一样的.没见过能用20年的液压软管.
RAJRLZD
发表于 2012-6-5 00:05:47
中国确有多方面不如国外,可应看到我们的进步,以前电器都是小日本的,现在全是国产的。有很多国人言必外国的如何如何,看不到我们的潜力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