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子,路在何方?
刚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很多人羡慕,学校机械专业较好,说工作好找,毕业了才发现,好找待遇低。大学期间并不是不努力,学得挺认真的。到毕业了发现英语有时候比专业技术还重要。招工的好多2500左右,扣完了到手的不到2000。船厂能多一千元,不是一般的苦。于是考研,考的总分很高,单科没过线,调剂不甘心,再找工作,国企愿要应届生,私企愿要有工作经验的。
已经不年轻了,回想自己的本事,机原,机设,机械精度设计,力学,控制学,数学,物理,工程测试,数学建模等等逻辑相关的科目游刃有余,各类软件也还行,并且为机械读过的课外读物也很多,但没有工程师该有的经验,没有销售人员的业绩,想想以后头都大。
身边学软件计算机的拿着高薪,前不久一个三十多一点的亲戚没上过中学,白手起家靠种植和开娱乐玩吧买车买楼。笑话里说的知识改变命运,真的迷茫!调剂读研,还是去小私企厂子韬光养晦,得多久能买起房子不给家里添负担啊!自己导师总劝读研读博,年纪在书本中真的不抗混,这些年一直没松懈,也许资质不够,没有走上理想的名校,但从没有去因为什么丢弃事业。
看看同学也都勉强度日,除了零星的去核工厂,其他的不对口,加班,低薪,突然羡慕小语言的去一些小国打工,苦点但赚的多,能看到希望。而技术的,听说特别纯机械的,要付出那么多,规格严谨,最后十几年能拿到一个吃饱饭的薪水,是不是真的这样。
路该怎么走? 相比内地和东三省,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这两区域的工资比较高吧,但是同样的,消费也高,这是个矛盾体。
其实读研读博真没啥意思,如果你想搞科研,或许可以去,但如果是为了以后出来工作,那读研读博是没有后路的选择,书本的知识再厉害,不会在实践中活用,那也是白搭。
刚毕业,就想着买车买楼,那是不现实的,别人初中没毕业就买车买楼,那是你看到他光彩的一面,当时他刚初中毕业那会白手起家时的艰辛你怎么不看看,国人的眼睛都只会被表象而迷惑,只在会结果,并不注重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人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既然已经进入了机械行业了,那就好好的干,有这抱怨的时间,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干活,不要以为现在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多厉害,还真不如一个只会识字的老技工呢,要放低身段,做好当店小二的准备,找个有前途的公司,踏踏实实跟着老师傅干,说不定,过几年,你也变成了爷了。
乱说了一通,不知道能不能看得懂,纯属个人意见哈。 几点,
第一,不可以在黑龙江混, 你得到长三角, 珠三角去。
第二现在的工程师已经不是戴着厚眼镜,带着袖套趴画板的时代了。 你和人交流的技巧如何,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个工程师是不是有水平, 不会交流你就无法理解客户的需求,再设计也是个屁。不交流你无法说服别人你的使用你的加工方案,、再巧妙顶个球用 。
第三,光说赚工资,你的英语如何,能说吗,能交流吗? 北上广地区, 这一条可以造成3000RMB每月的区别。更遑论日后的升迁了。
说几个实实在在的数字, 前一段去沈阳, 工厂有超大的数控设备, 只要有人能开,老板说了1到2万一个月没问题。上海地区,数控工程师,可以定工艺,编程序,调试机床的一个月至少6千,做个小领导一个月上万。我手下刚离开的工程师, 机械专业,15年工作经验一直在机械加工行业中, 英语流利,电脑,编程,质量体系都熟悉, 年薪25W, 跳出去的新工作年薪35万。
所以, 机械还是大有前途的, 关键看你有几把刷子。 光看读了多少机械书,不代表你多少创利能力。 看了这上面好多帖子,有点想法和大家聊聊。
本人华中理工92届机械学子,工作15年了,世界500强合资公司,搞了5年设计,3年工艺,4年车间主任,到现在一直做品质技术管理,一路走过来被人带过,也带过不少人。
96年我们一起进公司研究所的毕业生80多号人,到第二年只剩下一半,第三年就只剩十几个了,一直坚持下来。不说别的,现在剩下的全都是中层以上的骨干;出去的也有混的好的,据我所知大部分都不太好。我们这十几个现在都没干机械设计了,但我们都来自机械。
这些年带了不少毕业生,我从来都是要机械毕业的,因为在品管、工艺、生管这些方面,机械毕业生有很大优势,但是常常是很失望。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品管人员、基层生管人员,一方面都是成长不起来。
可能现在教育有问题,不少毕业生电脑很熟,软件很熟,证书很多,说起来滔滔不绝,但是基础的东西(动手操作就不说了)量具使用、尺寸链计算、公差配合、材料热处理常识都不知道。另外就是知识面太窄,品保体系、精益生产、工艺优化等等一概不知道,都要从头开始培训。
再说一点也可能是社会环境太浮躁,毕业了干一年半载就待不住了,聊天话题都是这个在外面拿多钱了、那个运气太好了,很少听到讨论技术问题,然后就没心思工作了,一心想往外跳。经常跟他们讲年轻人重在积累,要往外跳等2~3年你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了人生发展规划再说,就是劝不住啊。
所以我现在都不敢用大学毕业的,中专的更好点,经历过挫折,能沉下来干事、动手也行、肯学,虽然基础差点,慢慢再补。
我觉得楼主这标题有点问题,不应该问路在何方?要思考你想往哪个方向走?机械出身没必要在机械设计上吊死。个人认为在中国机械设计没有很大发展空间,品质管理、工艺过程控制、精细化生产管理才是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想到就说,有说错的话请大家多包涵! 我曾经也对机械迷茫过,不过看到以前同学的状况我找到了以后的方向。
我本科11年毕业,然后读研了。我同学中15/30工作了,剩下的读研与出国。工作的都是本行业,国企私企都有,当年我也签了,不过后来想想还是读研了。工作的同学签的实习工资基本3000左右,都在工厂,只有一个特别牛的签了私企然后自己单独谈的条件,给7000/月(山东)。
现在都已经工作半年了,与大家聊聊发现在国企里的都感觉工作很无聊,基本都是没事干。一开始说是让大家去各车间转转算是实习,但后来实习完了也都没什么活干,好几个都后悔的想出来。去私企的有两个去了山东7000的那个,其中一般的那个工资4500,牛的和我一个寝室,关系很好。他们在那工作的很充实,公司将他们分成小组做项目,都很有提高,工作两年就可以在做项目经理,很赚钱。而且感觉工作环境不错,是在设计部门。
总的来说我感觉本科就业的都一般,去工厂里的有很多抱怨,最主要的是工资少,买不起房。现在我的几个研三师兄已经找完工作,4月份就要毕业了。基本都去研究所,牛的航天一院五院,差一点的701,703.还有个去企业的一汽大众。都是做科研 ,我感觉工作的性质明显就不一样了。而且工作环境也好得多,最近常去703所做项目,感觉那里的环境真好,比我以前实习的大连造船厂要好很多倍。所以我现在就不迷茫了,还感觉到很有希望,也准备毕业后去研究所。对南方的私企不太了解,没出过东北,同学也没有在那边做机械的。不过我感觉在北方做机械的去研究所也挺好。
很矛盾的事情,国内实际上非常缺玩机械的,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缺人,但大把的家伙没有岗位,收入微薄,
一个谁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起码20年不能解决,呜呼了! 998老师,我们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看到一个17岁就开始做机械,有41年设计经验的老师傅,工资还比不上一个刚毕业搞控制,但是电路板都不会焊的大学生,我真的流眼泪了 这个国情和本国的制度是很大关联的尤其是我中华是泱泱大国 人数众多 素质意识能力不够统一缺乏有效机制管理所以局面很混乱 现实很残酷 关系太复杂 整体水平就提不高啊 祖国啊祖国啊你叫我如何爱你 机械在读学子飘过。楼主所说让我很揪心啊{:soso_e105:} 你是黑龙江的吧,黑龙江的工资水平太低,你到长三角干几年,月薪至少也有8000。机械行业绝不是你现在说的这么低,地区差异太大了。 老鹰 发表于 2012-2-22 07:26 你是黑龙江的吧,黑龙江的工资水平太低,你到长三角干几年,月薪至少也有8000。机械行业绝不是你现在说的这 ...
真的会吗,是不是感觉长三角也差不多。深圳,上海能高点,但只是混几年也没那么高。八千是对名校的研究生来说吧 767697426 发表于 2012-2-22 07:22
机械在读学子飘过。楼主所说让我很揪心啊
赶紧努力学英语,考研的话往机电方面考。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有才华的穷人,进入社会后会赚钱才是专业。现实社会让我们没有办法。制造业发展太慢,短时间见不到效果,所以那些政治领导都愿意在其他方面做成绩,做出成绩才能往上爬。 楼主,我对你非常无语。虽然我还没到八千,虽然我不是一本机械。但我只能说楼主你太悲观了,太没志气了。我跟过读中专的总工,他中专读的还不是机械。但人家的行业知识相当丰富,下车间能车、能铣、能装配。进办公室,能负责整个项目。人家才29岁!!!!待遇也不是一般人能比。
按楼主这个想法,我看你到火星再去读个985,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