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2kangta
发表于 2012-1-25 22:46:14
玩设备只能吃路边摊,这是千真万确,俺前些年还画图的时候,就吃过不少路边摊。当时还美滋滋的以为现在吃路边摊,以后会熬出头的。话说馆子,俺也有话要说,小学同学兼哥们儿,曾穿过同一条裤子,他高中后没有再读,走的就是馆子这条路。虽然是打工,但是却相对明朗,只要能耐劳,多练手艺,不管是什么菜,还是雕萝卜南瓜,爷现场玩一个,满意了再谈价钱。辗转南北混到现在,离总厨还差一级,混的比俺好的多。除了有点长期站腰有点毛病,逢年过节不能回家侍候老娘之外(发财么),没什么大问题。女人都不工作,跟着跑南跑北伺候着,人家闲着没事了还侃侃谁路过港,给人家捎个本,要洋牌子的,让俺给出出主意,不为啥,你之前画过图的,这玩意多少明白些,哈哈。俺想等人家混出头了,年岁一上来了点,泱泱中华肯定又多了一个馆子,逃不掉的。
馆子得有几个爷,这钱省不得。俺吃中午饭外面常去的几个馆子,有个馆子就特抠。老板娘招揽生意,服务员用自己小学没毕业的儿子女儿充数,炒菜的是自己老公,其门面费还不便宜,但是就是不请爷,虾米都不请,除了俺还不熟乱入中计了几次之外,结果大家也就知道了,没有爷,只能惨淡经营,讽刺的是大伙全拐入隔壁那家去了,而老板娘天天站门口,俺路过去隔壁家填肚子都不好意思,不敢抬头与其正视,害臊。但是还别说馆子再没落要死确实也要一年半载,实在挣扎不下去了才会关门,生命力特别顽强。有些变着戏法,山寨来羊腿,烤鸽子,烤鱼,给你带酒,不行换盒饭送外卖,还有各种“油”各种“肉”,反正总是死不掉,总能开下去。
可为啥俺们只能开馆子,而且还开不成“啃的鸡”,这些话题不说也罢,简单也令人乏味。还不如这几天拉个哥们去后海找个有点特色的馆子喝一个,哈哈。
datafield
发表于 2012-1-25 22:48:55
本帖最后由 datafield 于 2012-1-25 22:52 编辑
我觉得,厨房的管理,其实与工厂管理,有点类似,尤其类似铸造工厂。原料、辅料、火候、温度、设备、菜谱(工艺),等等,很类似的。
洋快餐,在中国这也有,从装修,到口味,全球大一统;而且在发展中,经常有不同内容的品种推出,形势喜人,形势逼人。
我有想过,洋人,用做技术的思维,来做洋快餐。厨艺,就是工艺。
他们用规定的设备、统一的参数、原料、管理模式,等等……所以,洋快餐具有“制度”,具有可复制性,不一定要什么大厨。
而我们中餐,比较讲究个人悟性,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比较依靠人,而不是制度。
或者说,制度大家都有,只不过洋人的制度,是书面化;我们的制度,是人治化。
hbhb59
发表于 2012-1-26 10:38:41
老兄的论点很有新意。可以再深入分析下去!!!开一个一次二小时提供十万份的快餐公司怎样,谁能提供全套的机械设备。三辈学穿、五辈学吃,把中国的快餐公司开到全世界。中国城市人口有二亿,全套的机械设备可以做2千台。
20002009
发表于 2012-1-27 18:02:40
买糕的,阿拉的梦想就是在米国开中餐馆,哈哈
小鼠大胆
发表于 2012-1-29 13:22:17
其实去米国扫马路也不错,至少有很多专业机器玩。
xdgs9999
发表于 2012-1-29 14:56:46
大侠的确爱琢磨,要鼓励人去落实才是真正的出路!
开心
发表于 2012-1-29 20:10:42
这篇文还真的好好看看,我也在纳闷,越做越赔,还真不如开餐馆呐,先收藏,有空看。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2-1-30 07:58:53
国内搞设备,出路:
1 有后门.
2 不断的推陈出新,永远出产新东西。
zhw469007538
发表于 2012-1-31 21:19:05
早晚我们也能做到的,时间问题
jx383900308
发表于 2012-1-31 21:55:03
我知道美国的一个"中餐百佳",就是品评中餐馆的,在它那登记的中餐馆都近万了!可见中国人开餐馆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