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九禅师
发表于 2011-12-14 21:55:37
你比我强悍多了哈哈
everfree
发表于 2011-12-14 22:04:39
唠唠家常,平实才有看头,写得挺好,楼主请继续!
zyj619
发表于 2011-12-14 22:24:16
楼主:梯牙车出光洁度,最后一刀要用白钢刀开慢车的,越慢越亮!
zyj619
发表于 2011-12-14 22:28:30
猛然发现楼主有偷师傅的嫌疑{:soso_e113:},不过,就是真的也没关系,切磋切磋。
小楼听雨hn
发表于 2011-12-14 23:01:33
这才是称得上"坎坷的人生路",楼主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樟斌
发表于 2011-12-14 23:22:02
平实的文字,平凡的生活,让我感动,谢谢楼主分享经历。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1-12-15 05:30:30
很开心又看到一个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
说起挑螺纹,当年T45*5的梯形螺纹,我用过C6136的最高转速980转/分。
材料是调质45钢,在这个转速下,挑出的螺纹表面铮亮。没有调质的烂钢不行。
用的刀是T15硬质合金,负10度的成型刀,3面吃肉。切屑蓝色卷曲,需一辅助者眼明手快及时用钩子在对面钩到拉直后退取走。
不想高速,就只能用好的白钢条磨出大前角的刀刃,浓切削液,极低转速分3刀慢慢干了。
超哥晒
发表于 2011-12-15 18:55:15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1-12-15 0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开心又看到一个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
说起挑螺纹,当年T45*5的梯形螺纹,我用过C6136的最高转速980转 ...
哈哈,980转{:soso_e179:}
。我都不知道8mm退刀槽你怎么反转过来的,还有螺纹长度只有30长。我还真遇到高手了,我自以为是天下无敌的,今天算撞到高人了。
超哥晒
发表于 2011-12-15 18:57:29
其实我在05年曾经做过3个月的保险,可是借不到单子,下来了。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1-12-15 19:40:15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1-12-15 19:43 编辑
超哥晒 发表于 2011-12-15 18:55 http://bbs.cmiw.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980转
。我都不知道8mm退刀槽你怎么反转过来的,还有螺纹长度只有30长。我还真遇到高 ...
没有说过螺纹长度只有30长,楼主是哪里看到的?只怪自己没说清楚,楼主休怪。
情况补充如下:
这根螺杆是洛氏硬度计上使用的,总长大约是430毫米,现在生产厂家应该是用螺纹磨制作的了。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没那个条件,高速车削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430毫米长度通长均为螺纹,卡盘夹持端有100毫米长工艺料,退刀距离80毫米。
因为螺距是5毫米,而C6136车床丝杆螺距为6毫米,车削时不提闸瓦,倒顺车操作。
左手进退刀,右手提按操作杆。进刀时刀离工件右端稍远,左手握中拖板手柄进刀到位置,右手上提操作杆,车刀呼啸切入工件。车到头,左手急摇两圈,同时右手猛然下按。车头随着砰的一声闷响,然后倒转,中拖板呜呜向右移动。情景确实有点惊心动魄。
做这种事,谈不上高手不高手,不过一个胆量而已。
要讲到当时的其他事情,还有另外一些。譬如手工制作浮动铰刀,用来镗制和这跟丝杆相配合的铸铁套;制作磨头形式的铣削头,以键槽铣刀用车床制作这根丝杆上面一条导向键槽;在一台30年代的皮带车床上车制M6*0.5的内外配合螺纹螺套,顶端安装1.588钢球的硬度计压印头,如此等等。其实都很平常,犯不着吹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