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差距-长孔
10年前曾经在某合资的包装机械公司工作。合资方是个日本公司,在业界也很有名气。对方控股,因此在具体管理,技术上,学了不少东西。我们做的机器,属于那中24小时运转,有震动的设备。机械结构,本身也没什么高深的,不过人家的东西质量就是不错,设计很成熟是当然的,因为那东西的基础结构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当时我觉得,与我们自己搞的东西,有个很简单的细节的不同:所有螺栓螺钉连接的部分,只要是工作中没有调整的需要,全部做成圆孔。换句话说,只有工作中需要调节的部分,才会用长孔的方式连接,否则一律是圆孔。包括很多钣金件,焊接结构件。这一点当时加工厂很不适应。因为圆孔么,位置精度就要高,否则装配的时候,螺栓穿不进去,装配工人就要骂,退件。提高位置精度呢,加工精度就要提高,都嫌麻烦。
但是,必须按照人家的要求做,谁也不可以把圆孔改成长孔。
我当时也做过七八年装配了。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同样类型的结构,大量本不需要调整的地方,被设计成或加工中改成长孔。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装配方便。遇到圆孔位置不好,拧不进螺栓,也现场改成长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直到那时,才知道人家这么做的严谨。我们在羡慕人家产品性能比我们好的同时,也还是要注意我们自己是不是过于忽略细节了。
不知道大家工作中是否也有类似状况。
小鼻子的许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那个工作态度,鬼子的态度我们要是学一半就不得了,得把世界吃了, 在这样的企业混过,是的。学了很多好的东西。 原则,一直坚持对的原则,就有回报 长孔就是国情的一个具体表现.. 但是只有认真严谨才能超越国情,把事情做好 这是从设计到加工再到装配整体水平差距的体现,设计水平很重要,但是也得考虑实际制造水平啊,这就叫中国国情。 说严谨也能算是严谨,但更多的是国情造成的
人家的组装就是组装,是民工的活儿
我们的组装叫装配,是师傅的活儿
你让我怎么严谨的起来
如果我们也全面上数控,照样可以达到他们的严谨
可是成本上还有什么优势呢,甚至要更贵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毕竟国产数控设备起来了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国内的设计人员也为了装配方便也喜欢把圆孔的直径加大,留下较大的装配空间,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装配的精度不高,设备的整体工作性能下降。 本帖最后由 浪卷云 于 2011-12-9 09:12 编辑
现在的鬼子喜欢用盲孔+PIN定位,一定就死,加工不准就得报废,根本就没有调整或修改的余地,死的很惨啊!!!不过做好了就是所谓的经久不衰了,基本不会再有变形,错位发生,那个性能就是所谓的稳定啊?你的长孔有他稳定吗? 装配时改了不少长孔的说,不改装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