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北大同班同学的不同人生
阅读材料1:A君,1966年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1985年以陕西省长安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长安县柴油机厂工作,后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多种职业,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
2000年,A君租了房子开起了肉店,文弱书生操起了切肉刀。但卖肉的生意也不容易做,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交了水电费、房租后也就所剩无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理想被现实的生活负担所代替。
2004年调入长安县档案馆工作
阅读材料2:
B君,1968年出生,江西南昌县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1989年起,一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从事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兴趣在客家话和赣语。1999年任副研究员。出版专著《于都方言词典》,在《中国语文》、《方言》、《中国语文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篇。
讨论题:
读研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如果A君像B君一样读研,会有什么发展?
毕业时选择大城市或小城镇对人生影响有多大?对逃离北上广一类的言论有何启发?
A君如果是机械专业毕业,同样境地下会有什么不同?可能会有什么选择?对专业选择有何启发?
如果B君处于A君境地,会有何种选择?发展状况会有什么不同?
选择的重要性大于努力!
家庭的重要性大于选择! 阿拉一直认为,努力考最好的高中,是一辈子最该选择的事情,只有在这个学校,你才知道什么是牛人,才知道在念书这个事情上,永远有比你厉害的,
念大学当然重要,告诉你怎么学习,讲的是一个方法,剩下,就应该自己混世界去了,世界混完了,自然什么都懂,因为这时你心智已经成熟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自己有判断力,不需要再教你什么了,
具体说工作,必须有好师父,自己能学的是是知识,师父教的是技能,
有条件,家里有能力,有闲时间,当然要读研究生,读博士,没有坏处,看生活条件是否允许,以前不行,下面有弟弟妹妹,你不工作,老念书,你爹也受不了,他要崩溃的,哈 人生不可复制!工作之后的境遇与个人修养、情商、态度、适用性等等因素有极大关系。 lz的问题B君也未必能回答 回复 2266998 的帖子
;P高中我于倒数的名次刚好进入我们市最好的高中,真的是看到了什么是差距啊,发现人家一直玩的,参加组织什么学校的活动,书多不怎么看的,考试总是全校前十名的,还参加竞赛。考试考5门,人家4门得总分都比我5门得总分高:'(高考后读大学,读书好的没有一位念机械的。我们的校得高考状元,现在好像在美国发展 回复 单车居士 的帖子
大虾说的是,阿拉高中班上58人,阿拉以第一进入,但没敢吭声,也没有人知道,直到毕业,每次考试张榜排分,阿拉的梦想就是进入三甲,但到毕业都没成,最好名列第四,哈,悲剧了,
中国上完大学,最好是工作几年就去米国,尤其玩技术,玩机械,不去米国,一辈子悲剧了,见识太少,在井了待一辈子,自己以为了得,但人家看你,什么都不是,说什么都不知道,没见过,怎么玩,哈哈,是真悲剧了,
2266998 发表于 2011-6-24 1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单车居士 的帖子
大虾说的是,阿拉高中班上58人,阿拉以第一进入,但没敢吭声,也没有人知道,直到毕 ...
美国人人都想去啊,像我们毕业后不久就成家生孩子,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去美国发展貌似不太现实,要去也要老婆孩子一起去吧。
顺便问一下,你那位朋友是怎样7000RMB移民加拿大的,应该是肯定没走中介,那中介费就吓死人。
回复 单车居士 的帖子
去米国发展还真与什么富二代,官二代没关系,他们是去买房子的,不是去发展的,真去米国发展,还真不要什么,你看哪些比较行的海龟,没有几个是什么富二代,也少有官二代,阿拉在米国各公司见到的中国家伙,也基本没有什么富二代,
加拿大,一般是办技术移民,你大学毕业,考个雅思,再证明你有点技术,有时使馆有几张设备图,你看看,都是特简单的东西,你念过大学,肯定认得,加拿大收的银子少,都是中介收走了,不找中介就是了,直接看加拿大的政策,使馆有网站,看看就知道了,以前没有网络,还不是一样,使馆有说明,说的很明白,告诉你流程,
大家去,都是老婆,孩子都带走啊,过三年,有各种福利了,有社会保险了,就没有事情了,主要是前几年,辛苦点就是了,
其实综合了一切因素后,有个概念能很简单的解释一切,那就是“命运”。如果您觉得这词很封建,或者是很迷信,或者是听起来很土,你可以把它叫做机遇,或者是际遇、机会,或者是destiny等等你喜欢的新词儿。
你信,或是不信,它都在那里,不多不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