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与工匠各有所长!望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共同提高!
看了坛子不里少关于新手工程师被老师傅奚落笑话甚至骂的事迹觉得该写点什么。
其实工匠师傅与工程师 是需要互相尊重的。
工匠式的尝试琢磨搞法是能搞出个山寨飞机潜水艇什么的
甚至有可能比工程师画图审核批准加工检验组装调试来的快
所以很多工匠师傅出身的看不起毕业没几年的工程师。
但是工匠师傅绝对不可能玩出 航天飞机 登月飞船。除非意淫
说简单点,现实点,
20来张图纸的,工匠师傅很可能不要图纸,直接硬玩
但是 100张图纸以上的,关联动作多了,工匠师傅就玩的够受了,
所以年轻工程师不要因为被一些工匠师傅骂了两回就惭愧的想自杀,就传播读书无用论,
往深里玩最终发现,没有高数基础根本玩不下去。工程师与工匠各有所长!
赞同! 问题在于国内机械行业整个风气就是大家玩山寨,投入小,见效快,所以显得工程师无用了。这个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工匠师傅的脑袋瓜很厉害的,我们村上有一个家具厂,用的我们村上的几个木工,做家具根本不用图纸的,作出的家具还很畅销的,一年产值200多万呢。 看什么场合了,有些时候工程师还真玩不过卖茶叶蛋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是关键。 回复 门前的小木桥 的帖子
有道理,还是需要画成图纸存档保险,不论什么时候换什么人员按照图纸来干,样式尺寸都能保证一样。 互有长短啊,其实真正做到相互学习的话对双方的成长都是很有利的 温州就是工匠世家,全是用土办法干活滴:) 从楼主问题可以看出,一个是典型中国式发展路子,一个是西方欧美发展式路子
想想看,为什么华夏几千年,那么多优秀的东西没传承下来,因为没有形成理论基础,用科学的形式去分析,量化,科学的形式又是什么为基础,说白了,数学,于是那些个经验丰富的,俗称师傅们,不知道怎么传承下去,结果都没了。
欧美的发展,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一直以科学,严格的逻辑形式发展,然后形成一套一套的理论。学科逐步的分散开来
这就是山寨国家和创新国家的区别 这些失传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华佗的医术,鲁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