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桥上的自信
刚参加工作时,从工程部队转业的副总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的雨季,在西北的某地,山洪冲垮了工程运输铁路专线的一座山间路桥。大量物资需要转运,为了抢夺时间,只能就地取材寻求待用材料修复路桥。时任总指挥的工程团团长,指挥大家有选择的砍伐树木、搜集藤条,并亲自确认每一根木杆、每一根藤条。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一座由木杆+藤条结构的路桥上终于铺好了铁轨。望着这特别的路基,火车司机就是不敢开车上去。团长鼓励司机:“速度8公里,不必害怕,保证安全”。只见团长快步走到一百多米长、最高处近三十米的路桥中间,挥手示意司机通过。在大家提心吊胆的注目中,火车缓缓的通过了……。若干年过去了,总是想起那个故事。可始终也没有找到那种自信的感觉,每一个项目在最后的一个数据出来之前,那颗心总是悬着…… 这要多大的自信啊?我们总是缺乏自信! 呵呵那种自信 恐怕当时心里也是打鼓吧 那是逼急了没办法 叫“勇” 这是一种责任...............干不好就成仁!!! 其实。团长也没有自信。但是不完成任务就叫你没有自信。 :L太惊险了,怎么像看好莱坞惊险电影! 那本电影名叫“桂河大桥”。 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自信
这需要磨练的
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对专业的了解和熟悉的结果
赞美——团长 因为是军人因为技术过硬还是因为两者兼而有之?
想想现在的豆腐杂工程的材料啊即使是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还敢不敢站上去——功劳是领导的,性命是自己的,估计只能用行政手段强制命令了 本帖最后由 无能 于 2010-12-25 01:12 编辑
估计是桁架桥,藤条只能当拉杆,做下弦或斜腹降杆。
只能坚信科学的人才能有这种自信,因为桥不可能垮,桥如果垮了,就表明“逻辑”是不可靠的,如果逻辑都不可靠,那就没有什么是可靠的了。
就像一座将垮的拱桥,如果汽车慢速通过,会把桥压垮,但根据计算,汽车以高与某一速度通过时反而没事。
自信心要强大,就必须要有反复的试验做支撑,没有试验,心理自然会害怕。我很少看到做技术的公司有试验室,而试验是培养强大工程师的必经之路。没有试验,设计的东西再多,也会感觉像梦样轻浮。
试验,加上西方科学的方法论,即“纯粹对量的描写”,简单说是数学,这就是现代科学的全部,技术当然也包括在其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