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剪景
发表于 2010-12-16 14:04:07
有助于了解机器设备的各个部件详细结构。培养感官认识,增强空间想像力。
fengxing1314
发表于 2010-12-16 17:30:41
到一线可以更好的检验你书本上的知识,让你印象更深刻。另外,在一线还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书本上的东西有些固化,一线的情况千变万化,能给你更多的启发!
nijunhai
发表于 2010-12-16 20:48:22
如果真如楼主所说,那企业也没必要要求大学生有实践经验了。因为工作了几年同,反过来再看自己的课本,才发现很多在一线以为是很新的东西,原来课本上早就有了,只是当时真的让看书,根本不明所以,从来也不觉得那是技能。5
感觉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yumin
发表于 2010-12-16 21:50:49
以我在机械行业几十年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新毕业的学生,下车间到一线实践一段时间还是大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认为你有毛泽东那样的天才,不去现场实践,也能做出超人的贡献,当然是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就好比是初练太极拳,虽然一招一式都会了,也像模像样,可一到实战,就不知如何出手了。实战就是给你一种锻炼,让你在一瞬间就反应出怎么接招。同样,机械的学习阶段也是只学了一招一式,实践就是要把你的能耐融会贯通,学会将头脑中的机构变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没有经过一线实践的设计师,在设计时的思维常常是想着B零件装在A零件的外面,C零件装在B的外面,如此类推,机器的每一个零件就组装到一起了,说起来好像是天衣无缝,可是,当这一串的组合体中间的零件损坏,为拆出这个零件,就要拆除很多的零件才能将损坏的零件拆出,这是没有实践过的设计师最常犯的错误。再有,刚出学校的设计员,常常为了一个螺钉要用多大,而算来算去,一个简单的机构要计算一大堆的零件,而做出来的产品往往让内行一看就看出破绽;原来,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师,设计一台设备,真正的计算只是占整个工作量的不足十分之一,大部分的次要部件是凭经验,直接给出尺寸的,并不计算,这拍脑袋的经验就是在实践中来的。再有,在我们的论坛里,也常常有人问到一些难度很大的加工问题,其实,有经验的设计师,早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想好了加工和装配以及易损件的更换、拆卸的难易等等问题。很多难以加工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来简化加工的难度。机械工业是一个靠集体的创造力来完成的工作,只靠你一个人,不可能铸锻冲铆焊、车铣刨磨钳样样精通,只有在与各工种的交流中,才能对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将来的设计时扬长避短。同时也有必要从实践中学会与各工种的协调能力,和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些对于你将来的无论是设计还是管理工作都大有益处。我在过去的工作中,曾遇到过设计上出现小毛病,由于与工人的关系好,大家帮你想办法,很快解决了问题,任务圆满完成。而与我一起工作的另一个同事,由于实践经验少,设计上也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工人就给他甩脸子看,弄得他很为难,于是由我出面,与师傅们商量,非常痛快的解决了问题。总结这些经历过的一些事,我感觉设计者到一线去,不会浪费时间的。
老郑bj
发表于 2010-12-16 23:05:11
不去一线你怎么知道东西是怎么造的,什么样的工艺能够达到什么精度呢?书本上的东西不结合实际是么有任何用处的。最好的产品设计一定是包含工艺内容的,只是不落在纸上,但是至少会想到怎样加工。否则很容易闹笑话,东西画出来了,造不出来或者非常难造。
路过的行人恋秋
发表于 2010-12-17 10:48:37
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人已经总结好的东西
第一不如自己实践来的深刻
第二书本上的东西是已经被别人认识过的东西,而自身实践中自己去认识有可能认识到别人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第三人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我觉得就是先吸收间接经验,然后自身实践验证,最后再由实践的过程总结出自己的新的丰富了的认识...
石开
发表于 2010-12-17 12:34:09
最好能去车间搞个一年,我现在就是在办公室,没有车间的经验,做事很吃力的。。。。。
考虑明年下车间从基础做起,但一定要效率,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木然
发表于 2010-12-17 14:36:13
亲眼看到或亲自动手操作一下,会比看书本记忆的深刻。
门前的小木桥
发表于 2010-12-17 14:42:09
看过大虾们的论述,我认为还是要到一线工作一段时间为好,有些事情更直接、更明白。
珠海小韩
发表于 2010-12-27 21:55:58
我就没做过,一样也搞了7年开发了,现在基本上在零件设计的时候怎么加工也想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