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搞机械设计一定要有车间一线经历么
在业界几乎有一个共识,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在车间干个年把再来搞设计,似乎舍此不能成才,大家都来说说是否如此?或者还有没有别的观点?
先说说我的观点,对于先在车间锻炼一段时间然后搞设计,是传统的职业成长理论,我认为这个是符合认识论的,经过实践也证明大多数人是这么走过来的。
但我也认为,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使用者来说,效果是一样的,那就是说,很多车间实践的经验已经是有书面的记录可以作为间接经验获取的,比如机械设计手册上就能查到什么机床能加工到什么精度,这个不需要你去亲自操作机床获得认识,你只要知道查手册运用即可。毛主席用兵如神,但是从未打过一枪,因此我认为,搞机械设计并不一定要在车间加工一线磨练,关键是懂得用什么设备能加工出什么样的东西,或者说你设计的东西用什么设备能做如何加工出来。 我觉得现场有现场的优点,一是记忆非常深,二是眼睛一瞟就说不定看到一个很有用的经验,比如我们调试设备,初期会压伤产品表面,我们只懂得再换一个产品再来调试,车间的师傅就知道用记号笔涂红,然后再调试,可以省一个新零件,这个书本上找不到吧,类似的还有很多;第三个原因嘛,我觉得看书的时候比较虚,这是人的天性,也是弱点 先到一线很有必要,虽然没听说毛主席打过枪,但他的战斗经验全是在一线指挥战斗总结的。 呵呵,我说的一线经历并不是说不去现场,而是说一开始就把岗位设置在车间。 本帖最后由 万亿名 于 2010-12-15 23:47 编辑
下一线实际上就是由下而上,等同于经济学中产业链整合,以提高个人的效率。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强强联合的方式,就是完全排斥低端,只接受至少与自己同等级的人物,也能提高个人的价值。人性就是有些奇怪,搞设计本身就处于强强联合的方式下,这种状态下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认识到产业链整合方式也不错,所以就有人提倡下车间这种美德。 如果真如楼主所说,那企业也没必要要求大学生有实践经验了。因为工作了几年同,反过来再看自己的课本,才发现很多在一线以为是很新的东西,原来课本上早就有了,只是当时真的让看书,根本不明所以,从来也不觉得那是技能。
如果只是看书就能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哪里还会有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如果不去车间那是闭门造车,不了解本厂的设备,不明白本厂的工艺水准,设计能合理吗?机械要能设计出来更要能制造出来,书本上的是人家的经验总结,永远是参考和指导,社会的发展必定会带来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建议楼主抽空读一读毛泽东写的“实践论”一书。 我认为无所谓,你要是能把书上学到的知识能和一线加工,后台设计结合起来,用脑袋想就想出合适的设计,我觉的那是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