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中
发表于 2010-8-7 09:34:13
做技术,特别是机械行业,更是需要积累的,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积累,根本成不了专家,也就不可能有高薪。而且一旦积累到这个程度,就能一直有这么高的报酬,其他行业则未必。
个人层次和产业层次的急功近利,使大多数人积累不到那个程度,产业方面也不会去做那么深入的技术,因为研发有风险,花钱多来钱慢。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产业越不投入,个人能力越上不去,产品技术含量越低。
唉~~~~~~~
chuangshe
发表于 2010-8-7 10:14:20
是啊,哪有做技术的拿高薪的,都是做贡献的
学习进步
发表于 2010-8-7 10:23:09
本帖最后由 学习进步 于 2010-8-7 10:25 编辑
回复 32# lmr11
楼主说的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主研过几个项目,负责方案制定、整体设计、主要结构设计等,还获得国家专利。你知道吗?当官的名利都要,申报专利时,专利设计人前两名就是厂长和副厂长,我是第三名。之后的奖励也是这样处理的。用心钻研技术的人基本都是这样结果吧。后来工作中,就把设计当做一项快乐好了,看着自己设计的图纸变成现实,投入到生产中去,心里挺高兴!不去考虑哪些待遇问题了。说这些话意在安慰楼主和大家。
一只想飞的猫
发表于 2010-8-7 10:27:12
拿不拿高薪和做什么没有必然联系,只与“稀缺性”有关,做技术工作的一样。之所以说做技术工作赚钱少,实际上反映的是这个行业门槛低,容易进,但是只要真拔尖了,出类拔萃,拿高薪也不难。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刚进厂,我们单位做了一个大梁,做好后发现拧了,要报废不仅是几十万元的事,那个年代没准还被抓了“阶级斗争”关监狱呢。后来辗转从天津请来一个“老头”----其实也就四十多岁,来了以后先抽烟又喝茶,然后又大吃一顿,一直耗到晚上八点多才叫人准备了几把大号焊枪,这位爷拿粉笔在大梁上画了几个部位,还写上号码,叫焊工顺序烤,他在旁边看着,他说行了就再烤下一个,折腾了两个多小时,这位爷就回招待所睡觉去了。他走后我们那里的领导技术员一顿忙乎,怎么量怎么和原来的一样。可是到第二天早上再去,大梁真直了。可还不敢把人放回去,一连三天,天天大吃大喝----那个年代有吃有喝就算不容易了。大梁一直没再变--直直的。这位爷走的时候车里装了小半车的大对虾和螃蟹----当时这些东西老百姓见不着,都是往小日本和中南海送的。
生而为赢
发表于 2010-8-7 13:06:14
回复 10# 十一度
套用一个流行语“有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感觉很爽,做的人感觉未必!”
Li515414
发表于 2010-8-7 14:59:14
我的性格只适合做技术,开心就好了
cehn886
发表于 2010-8-7 15:20:02
听君一席言 几年后入x途 lz你内心难道没有一点波澜吗? 这些关于人生路怎么走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毕竟你的设计水平也不是很高
xtduimianheren
发表于 2010-8-7 15:24:37
现在中国社会普遍很浮躁
我看过一个统计数据,现在中国做机械的主力军是一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
中国顶尖大学的机械毕业生基本都改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机械一直搞不上来的原因之一
angongkezuo
发表于 2010-8-7 16:04:05
行业特点就这样 只能适应和改变自己
stzwd
发表于 2010-8-7 17:24:26
回复 36# drj-416@163.com
这位朋友是正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